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4年 / 第十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华日报专版 / 2014年 / 第十期
发布日期:2014-12-08 10:42 来源: 本站原创

 

坚持“三规”融合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朱毅民(代表淮安市政协)

 

目前,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中存在产业发展规划、镇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融合和规划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建议:一是确立“三规”融合的基本理念。通过“三规”融合,维护农村发展权,保障农村居民的利益。二是建立规划制定的融合机制。明确部门规划融合的责任机制,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联动,乡镇建设规划与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联动,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联动。建立乡镇制定规划的责任机制,明确“三规”制定和融合的具体要求,并进行评估验收。实现“三规”的多维融合,乡镇级的“三规”要与县区级的规划融合,村级的要与乡镇级的规划融合,乡镇建设的基础规划要与各种专题产业发展规划相融合。三是建立土地“两权”出让的准市场机制。建立承包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出让的准土地市场,健全相应市场管理体制,明确交易主体和内容,推动土地整理、并村联组、农民集中居住。四是优化整合乡镇工业集中区。统筹推进县级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和村级创业点建设,加快乡村工业发展。确立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规模化,一般乡镇工业集中区特色化,工业集中区的标准厂房园区化建设、功能化管理的建设目标。五是加强“三规”融合的组织领导。对乡镇产业发展实行差异化考核,创新乡镇工业集中区考核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对“三规”融合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切实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和发展

洪锦华(代表扬州市政协)

 

重点中心镇是城乡建设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在苏中、苏北地区尤为重要。建议:一是提升规划设计水平。统筹考虑重点中心镇的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等因素,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镇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镇总体发展思路、发展规模;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科学确定城镇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布局,使城镇保持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塑造鲜明的小城镇特色,引导重点中心镇差别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二是加强各类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与重点中心镇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加强通讯、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建设。推进便民服务、文体活动、科技服务、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城镇整体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有效整合各级对乡镇建设、交通、水利、环保、民政、商贸、旅游等各类补助资金,向重点中心镇倾斜。继续实施重点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提升重点中心镇村庄整治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和农民生活环境。四是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强镇扩权”试点范围,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城镇建设和管理、民生事业等方面,赋予一些重点中心镇享有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转。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卢道富(代表镇江市政协)

  

为更好发挥乡村旅游在助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议:一是做优规划,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结合“两化”战略做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围绕既有市场做规划,突出景区周边、城市周围和交通干线两侧。立足现有资源做规划,深度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建筑传统、农耕体验等自然和人文资源。紧盯发展走势做规划,超前研究游客需求、旅游业态、旅游方式和旅游市场的变化。二是做强主体,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投入要多元化,鼓励社会工商资本进入,将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乡村旅游的特色有效结合起来,并高度重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运作要市场化,加大企业自主营销、品牌推广和创新升级力度。服务要社会化,推动乡村旅游业主间的合作互助、联盟结社,提高组织化程度。三是做新方式,提升创新的驱动效应。创新观念,整合要素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完善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品牌。创新手段,加强乡村旅游产品、业态、商业模式和服务、经营、管理手段的创新。创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林地、宅基地等权属制度和乡村旅游审批监管制度改革,理顺乡村旅游税费政策。四是做实政策,谋求政策综合效益。梳理制定“政策清单”,提高政策的知晓率。整合完善落实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落实。五是做好配套,优化环境的基础功能。做好涉旅的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公益性培训、旅游公共安全监管和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等软件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业均衡发展

李志宏(代表宿迁市政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推进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建议: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提高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探索促进养老、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补助水平,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探索研究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或站点的准入标准和操作细则,推动与医疗报销政策逐步衔接。推动传统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小型互助式老年集中居住生活区、小型托老所等。二是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养老服务业载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拓展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增加社会寄养、日托照料、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等服务项目。强化以居家养老为代表的养老服务载体平台建设,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三是注重培训激励,提高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培训基地的主阵地作用,加快培养老年医疗、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全面推行养老护理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增长机制、养老护理员的职称评聘体系和优秀护理员评比机制,提高护理员工资标准。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各种为老志愿服务。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养老产业发展保障能力。加快制定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制定上重点向苏北地区倾斜。把苏北地区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制定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土地政策,合理安排养老产业用地需求。

 

 

 

 

 

 

 

 

 

 


 

 

努力创新资金保障机制

郭 辉(代表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保障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序推进,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势在必行。建议: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预算体系。厘清政府职能,建立事权、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提高财政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苏中苏北薄弱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发挥各类银行的融资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各类银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普惠金融体制,服务“三农”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开发适合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中小型银行,引导鼓励他们在中小城镇和农村的业务发展。发展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产品,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介入。三是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筹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争取债券发放,加大债券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融资中的比重。丰富信托产品,通过资金信托募集社会闲散资金。四是充分发挥保险业的作用。更加重视利用保险资金,努力争取保险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保险机构的服务,大胆委托保险机构经办各项公共服务。五是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强化政府与社会资金的合作,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直接投资,采取多种途径参与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重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加强信息科技企业与银行业的联合,大力促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推广。

 

 

 

 

 

 

 


 

 

新型城镇化必须突出人文建设

耿乃凡(代表省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

 

新型城镇化中的“新”,就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把广大城镇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地方特色鲜明的现代人文魅力空间。建议: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政府要在整合现有各方面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中的人文建设跨部门合作机制,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尤其要注意用规划引领,成立由文化专家、规划专家、城建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调查研究、追根朔源、征询民情、吸纳民意,制订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守住城镇建设的底线边界。三是坚持典型示范。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和地域整体集群作用,打造不同区域内的示范样本。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的同时,努力开拓自己的村镇特色、人文特点、产业优势,以形成区域互补的发展模式。四是做好基础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纳入当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梳理传统资源,继承历史遗产,开拓产业渠道,培植创新基点。进一步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好、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经费投入,提高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待遇,把乡镇文化站建设成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注重保护农村有益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形式,合理挖掘与开发农村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大力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精心组织各类公共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成长为现代新型城镇居民。

 

 

 

 

 

 

 

 

 

 


 

 

加快推进城乡就业创业一体化步伐

周忠明(代表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

  

为加快形成城乡一体、普惠共享、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议:一是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各项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行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工作联动。积极探索城镇创业扶持政策覆盖到新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适当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合理拉开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间的距离,逐步形成促进就业的政策导向。二是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率先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制度框架。建立公共投资促进就业评估制度,实现扩大投资与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更加全面地反映劳动者就业失业状况。建立面向所有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总结推广“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建立面向城乡所有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三是着力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创新服务管理,加快推进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职能整合。创新服务内容,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服务免费制度、就业信息服务制度等。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供求双方的网上互动交流、信息实时传递、远程在线招聘。四是以组织实施重大活动为载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整合城镇充分就业社区和农村充分转移乡镇创建项目,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活动。整合创业型城市和农村就业创业示范县创建项目,将创建范围向县区和农村延伸。

 

 

 

 

 

 

 

 

 

 


 

 

提升产业层次  推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茆君才

  

产城融合发展注重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提升,强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推进江苏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抓手。建议:一是规划先行,引领产业升级与产城融合。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传统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扶植重点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融资困难和经营成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积极扶植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有效引导银行信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推动企业上市,培育优质企业。四是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由一元化管理向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治理的模式转变。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溢出效应,为企业直接输送人才。五是加大民生倾斜,坚持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倾斜力度,解决好产城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金融机构则要通过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丰富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支持棚户区改造和教育、医疗、文化、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等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美丽城镇

杨文喜

 

新型城镇化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规划布局、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建议:一是坚持规划为先,完善功能布局。转变发展理念,充分把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功能区布局结合起来。摒弃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推进“多规融合”,加快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执行,规划确定后要有相对稳定的实施期限。二是坚持产业为基,促进人口集聚。将产业配套深植城镇建设的各个环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三次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通过产业集聚,让城镇不同人群各得其所。三是坚持服务为要,提升宜居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基本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指数;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中心城市“城中村”改造步伐,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延伸。四是坚持特色为魂,彰显个性魅力。因地制宜,注重当地建筑传统的传承和张扬。坚持从乡土文化中汲取传统营养,从城市文明中吸纳现代元素。加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力度。五是坚持改革为径,突破制约瓶颈。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农民承包地流转、托管和农民宅基地、农村房屋所有权置换城镇住房或货币的有效办法。健全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按照事权责匹配的原则,加大重点中心镇的财政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