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学习
发布日期:2019-06-12 10:09 来源: 《环球时报》2019年6月5日第14版

  徐   焰

  如今的中国同几十年前相比已有沧海桑田的巨变,昔日要用进口“洋火”“洋镐”“洋钉”的国度已是全球最大钢铁、煤炭、水泥和家电生产国。但一些国人自豪于本国诸多“第一”时,也意识到目前还存在一些重要短板,国家底子薄、科技相对落后的历史遗留缺陷,还未完全弥补。 

  

持续500年的科技落后 

  过去有人谈鸦片战争以后百年的屈辱,只谈清王朝昏聩。若考察历史,可看到15世纪前期的明朝还有世界上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一些制造工艺,但在科学思想上已落后于经历文艺复兴的欧洲。此前中国的一些发明多属经验积累,而非基于科学思想的创造,面对西方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近代化进程就会日益处于劣势。1600年,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进北京向明朝皇帝进献礼物,神宗对自鸣钟、西洋琴爱不释手,对最早介绍世界地理的《万国图志》却不屑一顾,根本不相信地球为圆体,思想之落伍可见一斑。 

  清朝入主中原后对外部世界仍闭目塞听,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也持续低下。中国“男耕女织”传统下的农妇用手臂劳作一天只能织土布1米左右,19世纪初英国以蒸汽机驱动的一台纺织机每日可织布1万米以上且质量更优。由于工业化与农业化的巨大差距,1840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过4000万两白银,同年英帝国的财政收入为5200万英镑,按当时贸易汇率折合3.46亿两白银。 

  当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国人还普遍以为自己只是武器不如人,搞“洋务”买来西方枪炮却依然在甲午战争中大败。此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才认清国家衰败的根源之一是科学技术落后,开始兴办学堂,呼唤科学与民主,不过清末至民国年间战乱不息,直至解放前还处在文盲占人口80%和工业产值只占国民总产值10%的极端落后状态。 

  

快速追赶但科技仍是弱项 

  面对近代屈辱,有志的中华儿女都急于奋起赶超,孙中山早在1905年就提出“大跃进”一词。毛泽东也曾感慨:“过去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据毛泽东的卫士长回忆,1949年1月末苏共代表米高扬到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开饭时就先在桌上摆满自带的洋酒、香肠和高档食品,而主人只有村里养的鸡、猪和河里的鱼招待。面对此景,毛泽东以豪迈的口气说:“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在世界上想让人家看得起,只靠中药和中餐当然不够,关键还是要有发达的工业和现代化国防。解放初期的中国集中力量搞工业、建院校,并得到苏联全面帮助,不到10年就建立起完整的重工业、军工体系和教育系统,至1960年苏联撤走专家时已经有了配套的轻重工业体系,能独立生产包括超音速战斗机、坦克、多型舰艇和短程弹道导弹等当时居世界高科技之列的装备,此后又很快搞出“两弹一星”,一时被称为世界奇迹。不过苏援中断后,中国大多数民用和常规武器制造业出现差不多20年的技术徘徊。 

  当年的受挫,重要原因是缺少科学技术储备,没有经历过工业化长期洗礼锻炼的科研人员及技术工人队伍。此前靠苏联专家传授技术和填鸭式“恶补”,结果大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离开仿造而想自行研制时马上暴露出先天不足的基础性弱项。改革开放时,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举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尊重科学规律而循序渐进搞建设终成共识,因而有了持续至今的40年大发展。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的夙愿有些已经变为现实。如“水稻之父”袁隆平推出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不仅帮助人口居世界第一的中国解决了粮食不足问题,也让全球减少了众多饥饿人口。这类成就确实值得国人引为自豪。观察现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外观同西方繁荣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但内在“底子薄、观念旧”的弱点却不是一两代人所能改变的,现在国人比较关注的科技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尤其如此。 

  过去几十年中国发展总体上很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比如优先上马“短平快”赢利项目而忽视更需长期投入和经营的基础科学;有些重要项目采取简单外购的“拿来主义”而没下大力量自己攻关。结果,现在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被人“卡脖子”的隐患仍然存在。中国的装备存在“心脏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其中航空发动机就是一个典型。 

  只有全面认识自身成绩和短板,才能在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扎实前进。面对科学上的雄关,不可能走捷径取巧,只能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下决心长期持续奋斗。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