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程 / 历史期刊
当前位置:首页 / 征程 / 历史期刊
发布日期:2004-06-1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悲剧的落幕,往往收获同情的泪水和悲怆的叹喟,然而这浮光掠影般的表层体验并不能使前车之鉴真正成为后世之师,“哀之而不鉴之”,只能是“后人而复哀后人”。重读半个世纪以前的激昂文字,正视历史中曾不应发生的悲剧,那些不敢忘却的记忆将警示着后来者。

     胡风,这位因三十万言而家喻户晓、进而引起席卷全国的“全民性大批判”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诗人,在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作为人文精神的表率屹立于校园之中。 2004年 3月 15日 ,胡风铜像在其母校南京师大附中正式揭幕。为此,本刊特别刊发《九死未悔说胡风》一文,以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作者以流畅的笔触全方位地刻画了一个赤诚的学者的胡风、一个激情的诗人的胡风、更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思想战士的胡风,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信念,去承受“五十年风雨,二十载监禁”。如今当迷雾散尽,尘埃落定,重读先行者为真理与正义而殉道的真诚执拗的心,感动之余,更是无尽的鉴戒与反思。本期刊发的另一篇特稿来自于统战工作:《启开海峡两岸和平接触联系之门》,凭借翔实丰富的历史资料,作者将曾轰动海峡两岸的廖承志给蒋经国公开信的幕后故事娓娓道来,并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本是同根生”的民族大义下,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台方针政策的调整。这篇力作,对于全面深入地了解海峡两岸的交流往来,不无裨益。

     本期“人物春秋”一栏介绍的两位爱国志士,都曾经在抗日战争中为民族之兴亡而舍身忘我。《爱国教育家马元放的风雨人生之旅》历史地再现了这位矢志抗日、热衷教育的爱国志士在国难当头“书生未敢忘报国”的英雄豪气和身陷囹圄坚贞不屈的民族大义;而《何基沣:甘洒热血报中华》一文则勾勒了一位国民党将军的红色征程。从卢沟桥上的浴血奋战到大名府失守含恨饮弹自尽,对不抵抗政策深感失望的何基沣选择了另一条救国之路。同样的爱国赤诚,不同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抉择,于历史的画卷中交错互映,令人掩卷沉思。

    “史海纵横”一栏本期佳作云集。惨烈的上甘岭战役,英雄黄继光家喻户晓,然而与黄继光同时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吴三洋烈士,随着时间流逝却渐渐鲜为人知,《上甘岭烈士之母及家人的遭遇》一文通过对吴三洋烈士家人及其战友的专访,生动再现了英雄之母及其家人半个世纪以来的痛苦、艰辛和生生不息的自强;《江亚轮沉船事件:中国的“泰坦尼克惨案”》一文则披露了1948年纷飞的战火中我国航运史上惨痛的一幕,遇难人数至今仍触目惊心,而沉船背后的真相更令人悚然动容;而《刘文彩“庄园”的风风雨雨》一文则将我们的目光再度聚焦于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塑造的辉煌明星,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个严峻的社会命题是今天所不容忽视的。

    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得以展翅高飞,不能忘记1953年在南昌上空飞起的新中国的第一只雏鹰。本期“往事追忆”所刊登的忆旧之作《新中国第一架飞机亲历记》,回顾了当年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作为飞机制造厂年轻的一员,作者亲历了从图纸到试飞成功这一艰难的奋斗历程,全篇行文流畅,字里行间涌现喜悦与自豪之情,而新中国建设者们的赤诚与中苏两国的真诚,也无不跃然纸上。

    此外,“民国政坛”、“革命足迹”、“趣闻轶事”等栏目也精彩纷呈,或鲜为人知,或意趣迭生,各有可圈可点之处。无论是为民族大义不惜自毁名节,忍辱负重十四年的红色特工袁殊跌宕坎坷的传奇人生,还是震惊一时的长沙大火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之谜,无不令人唏嘘不已。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历经春的洗礼,愿《钟山风雨》在广大读者的支持下,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不断开创文史领域的新气象。

 

附:钟山风雨2004年第3期目录

本刊特稿

九死未悔说胡风——胡风铜像揭幕侧记(许祖云)

启开海峡两岸和平接触联系之门——廖承志给蒋经国公开信的幕后故事(吴跃农)

 

史海纵横

上甘岭烈士之母及家人的遭遇(刘邦琨)

江亚轮沉船事件:中国的“泰坦尼克惨案”(管  辉)

刘文彩“庄园”的风风雨雨(明  红)

 

往事追忆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亲历记(冯  都)

我奉派寻找“OX”的经过(张学德)

王绍鏊故乡行(凌在纯)

 

人物春秋

画坛“怪人”张守义(盛寄萍)

爱国教育家马元放的人生之旅(王炳毅)

何基沣:甘洒热血报中华(张治宇  夏前勇)

辛亥风云人物陈去病(沈伟东)

 

汪伪内幕

汪伪特工电台与军统电台勾结争斗的内幕(潘光祥  李冠群)

 

革命足迹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张曹龙)

袁殊:一位红色情报员的传奇人生(金  秋)

 

趣闻轶事

王火——半个世纪与一部小说(祖丁远)

陈布雷夜访梅园(居亦侨)

长沙大火是蒋介石下的命令吗?(施春生)

冯国璋的婚礼(李炎锠)

 

旧都掠影

中山大道(高秀琴)

航空烈士公墓(夏四胜)

 

艺林文苑

钢铁与诗的交响曲——记七创基尼斯纪录的雕刻大师汤友常(纪  萍   彭  仁)

 

名胜古迹

探羽山古迹  揽历史名胜(刘长祥  许兴江  金  岚)

 

文史拾零

南京中山路上的“黄埔校训”(万  东)

郁达夫“诗钟”夺元(晓  东)

李纯死因新证(朱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