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中药五折,化妆品九折,几个月前,凤凰西街新开了一家药店,低价风暴赚足了眼球。然而,三个月过去了,老百姓却并不买账,人气稀少。面对街头越开越多的大药房,除了促销外,街头药店该如何有序竞争,昨天,晨报代表委员视察车开到了凤凰西街,省政协委员杨丽华对药店的低价与竞争进行了调研。
中药五折,却买不到药
还未走近店面,就远远看见装饰醒目的店面上印着的“中药五折,化妆品九折,平价”等极具吸引力的宣传语。然而,当杨丽华走进店里,却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当她打听是否中药确实卖5折时,工作人员则明确表示,中药房半个月前才开业,没有5折的优惠。
店里面的销售人员解释,这样做也是为了造人气。“人来了,他自然会去比较,我们就是要用平价征服顾客。”她还表示,他们药店刚开不久,价格在南京是比较低的,几乎80%可算南京最低价。
在杨丽华委员了解情况的半个小时时间里,没有一位顾客光临,员工有的干坐在凳子上,有的则在拖地,擦洗货架。
低价风暴市民不买账
“开业的时候,人不少,大家都来凑热闹,但真正去买药的不多。”提起家门口新开业的这家药店,家住凤凰西街的市民钱女士也很纳闷:药店药很便宜,怎么就没多少人去呢,不少人反而去了马路对面的另外一家价格更贵的老药店买药。舍弃便宜买贵的情景让她有点看不懂。
交谈中,药店工作人员告诉杨丽华,药店10月底开业以来,少的时候每天只有二三十位顾客,多的时候也就五六十个顾客。“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我们一天营业时间十几个小时,如果一天就二三十个人来买药的话,算下来,平均一个小时也就个把人而已,这样的人气在药店里算是比较差的。”店员感慨地说。
市民:价廉还要质优
尽管中药五折名不副实,但调查发现,这里的药标价确实便宜。治疗糖尿病的拜糖苹一盒只卖63.5元,几乎是南京最低价。相比之下,先声卖到了69.5元,金陵大药房则在74.2元,对面的药店标价也要贵5.5元钱。如此便宜,为何市民不买账呢?
“衣服鞋子,买来不好大不了不穿,药是特殊商品,是要吃的,来治病的,说实话,价格如果太便宜,心里反而有点不踏实了,唉,所以才去大医院买,价格贵就贵一点了。”市民周先生说,药店玩低价风暴,玩打折的噱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刚开业,需要人气,让大家知道有这个店。“但吸引人气的关键的是质优价廉,要想让我们老百姓认同你家开的药店,绝不是几天的低价和促销所能做到的。”周先生说。
委员建议:药店可与企业联合“保质降价”
杨丽华建议说,药店可以和制药企业开展合作,代理销售他们的药物,从而减少医药购销的中间环节。药店与制药企业直接联系,去掉中间环节后,不仅可以拿到更便宜的药,而且药的质量也会有保证,老百姓也会更加认同。“这样操作,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制药企业、药店、市民都会获得实惠。”杨丽华说。 记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