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
60年前,人民政协诞生的时候我才6岁。我的老师
“政协”60年,是政通人和的60年,协力同心的60年。作为一个从教44年的人民教师,我对人民政协的感受和认识,也是丰富的,铭刻中心的。
首先,我礼赞人民政协对各界人士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每当我走进江苏省政协机关,顿时如沐春风,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面带亲人般的微笑,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亲和与礼貌,让你觉得回“家”了。有时在家里接到一个亲切的、陌生的电话,十之八九都是省政协打来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感受。更深的感受是,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各界人士都可以畅所欲言。譬如那一年讨论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许多委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当时让我第一个发言,我大而化之地说:“江苏只考语、数、外,考生轻松了,我举双手赞成。”谁知有委员立马跟上,说:“
我的第二点感受是,既然参加了政协,就必须很好地参政议政。能否让所有政协委员最佳地参政议政,是检验政协工作成败之关键。本人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本来是疏于“政事”的。但人民政协的良好政治氛围,使我日渐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有效地参政议政,那就是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界别实际,敏锐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努力解决问题。说白了,要有“问题意识”。我在省政协工作的10年间,写过不少提案,有一个提案得了“大奖”,不但有金光灿灿的奖牌,而且还有物质奖励。这个提案是针对我省中学素质教育而提出来的。本人从恢复高考起就参加江苏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一晃30余年,前年省政府还专门表彰了我。阅卷时间长了,很容易有“应试教育”的情结,加之2004年讨论“县中模式”时,我又连写几篇长文为“县中”说话,于是有些人就把“何永康”与“应试教育”挂在了一起。其实,我是力主“素质教育”的。我对语文高考命题的繁琐、反科学、折磨考生曾多次发起冲击,但收效甚微,大象屁股推不动。于是,我利用“政协提案”这一“绿色通道”,经过调查研究,写下了一份提倡中学素质教育的提案,有关政府部门相当重视,多次进行协商、恳谈,解决了一些问题。后来,省政协经过评选,给这一提案发了奖。这是我参政议政得到的唯一奖项,故特别珍视,连发奖的细节都记忆犹新。还有一个提案令我难忘,即玄武区政协为呼吁兴建“红楼梦纪念馆”而写的一份报告,委托我以提案的方式提出来。因为我还是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这份提案提交后,引起了南京市政府的重视。恰逢中央领导同志又作出了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故居的指示,中央统战部派员来宁,找我谈论。我又及时以省政协常委的身份,将谈话要点向南京市有关方面汇报,结果在多方的推动下,大行宫小学周围的“江宁织造衙门复建”、“红楼梦纪念馆兴建”工程终于启动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生在南京,直到初中生的年龄才离开南京北上,而咱们南京迟迟不见有关纪念馆所的兴建,这一难题曾困扰了匡亚明等国学家、红学家数十年,最后,还是咱们省、区政协助了一臂之力!古今同一梦,秦淮不二流,愿政协委员们继续关注此项工程,把它建设成真正“一流”的文化工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
对于上述第二点感受,我就不再进行“理论阐发”了。因为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天职,不言而自明。值此人民政协诞生60年之际,我以抒情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政协经历”和“感受”,目的是展望更加美好的新的“60年”,乃歌曰:政通人和兮青春永驻,协力同心兮直济沦溟!(作者系省八、九届政协常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