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上幼儿园比考大学难,然后上幼儿园比考研究生难,到现在上幼儿园比考公务员难,什么难都难不过上幼儿园。”民进江苏省委副秘书长云建趣话入园难。省两会即将开幕,江苏省政协两位副主席联合调研形成的一篇《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将提交江苏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有多个民主党派就“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提交提案。
委员调研
“入园难、入园贵”成社会热点问题
入园难、入园贵,成为时下许多年轻的父母的一大心病。家住夫子庙新姚家巷的姚女士的女儿虽然才20个月大,但她已催着丈夫去找找关系,看看能不能上周边的南京市第一幼儿园或者太平巷幼儿园。几次前往幼儿园打听报名,换来的都是“没名额了”、“满了”,这让她着了急。
一位南京网友“YC可爱多”在网上发帖表示,“我一介普通百姓,没有人脉关系,没有南京户籍,没有斗富资本,请问我的女儿如何能够享受到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受教育权?”
在民进江苏省委副秘书长云建看来,姚女士只是无数年轻父母中的一员,“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因此,促成了江苏省政协两位副主席的联合调研。
去年底,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凌孚与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珉带领相关人士走访了南京4家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分别是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南湖一家幼儿园、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花神美境分园以及小天鹅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囊括了公办园、集体园、民办园。“在调研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非常明显。”云建表示。
公办园招80个人,收到800张“关系条”
在云建看来,目前“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主要症结在于性价比高的公办园难进。根据统计,南京有501所幼儿园,教育系统办园只有89所。2010年,只为一张“报名表”,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400多个家庭自带被褥,在飘雪的隆冬露宿街头排队两昼夜。南京一家知名公办幼儿园,只招80个孩子,却收到800多张“打招呼”的条子。
“入园难难到什么程度?南京某区有一所有名的公办园,由于递的条子太多,一般人根本进不去,想打招呼必须经区委常委开会讨论才行。就是这么难!”云建表示,南京有四大名园,鼓楼幼儿园、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太平巷幼儿园,想进这样的公办园,对一般家庭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记者一位朋友的孩子在这“四大名园”中上学,她告诉记者,之所以能上该园,正是找了一圈关系,最后找到区里一位常委组织部长,交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后,孩子才得以顺利进入。
公办园赞助费高,民办园学费高
而“入园贵”问题也困扰着不少年轻父母。公办园的“赞助费”高,好的民办园学费不会少于万元。而根据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提供的一份数据,南京浦口有一家天价私立幼儿园,一年学费竟然高达12万元。
“在调查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目前公办园的比例实在是太小了,公办园基本上是收费低廉的优质幼儿园,只要解决了公办园少这个问题,入园难,入好园更难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云建表示。
在调研中云建还发现,幼儿园也有苦衷,那就是经费问题。因为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公办园虽然有财政拨款,但并不够经费开支。集体和民办幼儿园都没有财政拨款,一切费用都需要自筹。这就造成收费低的民办园条件差、师资水平低;条件和公办园差不多的收费高;而贵族园一般家庭根本吃不消。
此外,除了公办园比例小、合格师资缺乏外,他们还发现一些政策“瓶颈”。比如现在有些小区幼儿园用地属于商业用地,有的属开发商所有,有的属全体业主所有,使得教育部门难以将其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用于办园,而非小区居民送孩子上该小区幼儿园,有时也会遇到不让通行的问题。还有的地方按企业标准向民办园收取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按工业用电用水的标准收取民办园的水电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入园贵”。
五大建议
让学前教育不再成为群众之痛
云建表示,近期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的“国十条”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办园体制,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等一系列措施,让他们看到了学前教育的希望。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解决上幼儿园难,上好幼儿园难上加难和入园贵问题,他们提出五大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公益属性。参照义务教育,建立“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
二、幼儿园用地应作为教育用地。开发商必须按规划配套幼儿园建筑,无偿移交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选择具备资质的幼儿园进驻。应明确非本小区居民送孩子到设在该小区的幼儿园享有通行权。对非营利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取消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按居民标准收取水电费。
三、提升教师素质。应明确正规幼教专业毕业并取得幼儿教师资质的教师在幼儿园教师中的比例,并作为评定幼儿园等级标准之一。
四、应要求各地逐年提高公办园尤其是教办园比例,鼓励并推动教办园通过办分园或与民办园合作等多种形式,扩大办园规模,让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放大,有效缓解入好园难问题。对园长是公办编制,其他教师都是聘用人员的集体办幼儿园应按公办园对待,财政给予同等投入,教师享受和公办园教师同等待遇。
五、提高教师待遇。应参照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建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非在编教师与正式编制教师应“同工同酬”。记者成岗
■相关提案
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对于“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准备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建议将9年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延伸。
建议提出,要把学前教育如同“双高普九”一样对待,一并纳入政府考核目标管理中。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编制统一的学前(幼儿)教育教材,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日常监管与指导
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前(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办学规模、办学条件。要建立各级学前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明确任务,保证投入,各级财政教育预算中应有幼儿教育的单项列支或统筹在教育经费中。物价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民办幼儿园高收费问题的整治,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收费的管理,制止天价园以“优质优价”的名义收取费用。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扶持民办园,减少费税,减轻民办园负担,提高办学能力。大幅度提高城乡幼儿教育服务供应数量和质量。
民革江苏省委:建议制定学前教育条例
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民革江苏省委也准备在省两会上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制定《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对学前教育领导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和办园条件改善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要求。
此外,民革江苏省委还希望加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力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作为经济强省,我省各级政府应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农村为重点,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采取改扩建、新建等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苏南地区应率先实现“完全普及学前教育”。
■新闻链接
南京将试点幼儿入园“助学券”
在南京市两会的政情通报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表示,“入园难,入名园更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南京市政府的解决方案很给力。从今年起,南京将试点幼儿入园“助学券”,符合条件的适龄幼儿入园后就可以享受到每学年2000元的补助,试点一个学期后,这项政策将在南京市全面实施。
吴晓茅认为,该项政策实施后,入园问题基本得到保障,但市民要是选择更好的幼儿园,差额得自己解决。“这就好比政府给坐公交的人补贴,但有人想打车,超出的部分得自己承担。”吴晓茅表示,他们会通过一系列具体方案,解决入园难。首先,要确保按照新区人口的比例建新的幼儿园;第二,新建园要由政府来管理,而且新建园要按照名园的分园、小学的附属园,甚至引进一些外面的优质园来南京设园的方式,保证这些园在起步的时候就是优质园。记者成岗
■相关新闻
省两会2月9日开幕晨报两会微博继续开通
记者获悉,江苏省“两会”将从2月9日起拉开序幕。江苏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定于2月9日上午在南京开幕,随后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也将开幕。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新浪微博@晨报两会(t.sina.com.cn/cblh),提出您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将把您的观点与意见带给省两会的代表委员。晨报两会记者也将随时为您“曝料”,并就热点问题与您交流。
南京晨报短信互动平台欢迎你发短信参与。移动、联通、电信用户都可以发送83+内容到1062200898,信息费:0.1元/条。
也欢迎广大读者提出你自己的两会“议案”和“提案”,每天我们都会从当天的短信中选出一条“最佳建议”,还会有礼物送出哦。
■提案速递
给富二代“集训”
都说富二代衣食无忧,其实,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年代,人们印象中“饱食终日”的他们,也得为自己将来的“饭碗”焦虑:因为缺乏历练,让父辈们并不能放心传承事业。
省工商联团体提案关于加强对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的培训的建议中,提到一项调查数据:改革开放诞生的我省第一代民营企业创始人,平均年龄是50.4岁,50岁以上的占到44.9%。这批创始人中,有23.4%打算现在交班,还有13.3%、25%、32.1%的民营企业将分别在今后1-5年、6-10年、11-15年内完成交班。
“从中可以看出,我省民营企业陆续进入‘交接班’高峰期。但民营企业第二代的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省工商联团体在调查中就发现,不少辛苦“打天下”的企业家担心接班人“不给力”,其中一半左右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认为子女接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历练不够;而同样,企业接班人,也就是社会上俗称的“富二代”们,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大都没有走出父辈的思路,87.1%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此省工商联团体提案建议:将民营企业第二代的教育培训纳入全省整体人才培训工作的大局,统筹安排,给予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着力提高“富二代”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洞察力和前瞻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记者倪敏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在今年的“两会”上将提出集体提案,给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该提案建议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惩治制售假劣食品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要正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开展对食品安全重点环节的调研,全面掌握食品产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三是要抓好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食品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此外,提案还建议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在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议在各地现有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在全省层面上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的同时,应抓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记者成岗
作者:/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