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曾发文要求,“2007年底之前,公交专用道应不少于城市主干道长度的20%”。然而南京市现有公交专用道37条,共计120公里,去年一年,新增公交专用道为零,并且公交专用道开进主城区依然只是“梦想”。民革江苏省委就提交了一份调查,建议进一步推广公交路权优先,新建道路应同步配套公交专用道,并且越堵的地方越要给公交车开专用道。
两年了南京主城没添公交专用道
当前,我省城市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各种机动车辆,尤其是私人小汽车数量增长迅速。虽然有关部门不断进行道路建设和改造,大力进行轨道交通建设,但交通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交通拥堵状况仍在加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今后相当一段时间,该矛盾还将延续。
为此我省加大了公交优先发展力度,并发布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07年底之前,公交专用道应不少于城市主干道长度的20%”。
然而事实情况又怎样呢?对此,民革江苏省委调研显示,我省各城市在公交路权优先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南京市现有公交专用道37条,共计120公里;常州市开通了BRT快速公交系统等,但是均止步不前,与《实施意见》差别很大。
晨报去年曾经报道过,《今年南京主城公交专用道再剃光头》,对此进行过调查。2010年计划再增加5条公交专用道,然而到了年底盘点一下,尴尬出现了,全年仅在元旦当天新增了浦珠路和大桥北路上桥口两处大型客车专用道,两条线全长3.6公里。除了公交车,长途汽车也在此“专用”。不仅如此,2009年和2010年,在主城范围内一条公交专用道也没有增加。
“只有公交车的效率比私家车高,大家才会更多选择乘公交,这样才能有望缓解主城交通拥堵。”南京市公交公司运营处老公交坦言。
不给力数量少、被占用,怎么能优先
民革江苏省委调研后认为,公交路权优先“不给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公交专用道数量偏少,缺乏全局规划,难以形成网络。已有的公交专用道由于分布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尚难发挥整体效益,效果不够明显。部分公交专用道系统与轨道交通、普通公交线路衔接不够,乘客转乘不尽方便。
其二,公交专用道的优先路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公交专用道多数仅采用黄虚线隔离,对社会车辆的隔绝和警示效果不佳。很多专用道在靠近人行道的车道,受到横向干扰较大。
记者在南京调查时也发现,目前的公交专用道被侵占得很厉害。如城东干道的公交专用道,曾经是效率最高的专用道之一,但是现在却被私家车侵占,早晚高峰一样堵。87路一位公交司机告诉记者,“以前公交专用道抓得紧一点,私家车还不太敢抢道。现在基本没人管了,公交专用道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介绍,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的时速只有20公里,平峰时段则可以开到30-40公里。
4建议进主城、形成网、早规划、抓监管
为此,民革江苏省委提出了四大“药方”,希望通过公交优先来治理拥堵。
首选,公交专用道必须杀进主城区,越堵的地方,客流量越大的地方,越要公交专用。“建议在客流主要通道上,大力发展主城区公交专用道”。
另外,公交专用道建设要与道路规划设计同步考虑,加强主城与新市区之间的公交专用道建设,改造现有专用道,形成相互贯通的整体专用道网络;公交专用道与普通公交线路及轨道交通站点设置最好能做到无缝对接。在路口设置公交优先信号和公交专用渠化道。
建议将城市交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新建道路应建设公交专用道,并与道路工程同步交付,同步投入使用。
采取新的专用道建设管理措施,提高监管水平。对挤占公交专用道的车辆要加强管理,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定期开展公交专用道的专项整治活动,增加公交专用道监管设施,增加道路引导标志和自动拍摄装置,通过智能化交通管理手段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公交专用道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作者:刘海琴 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