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1-02-1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提案背后的故事

  日程紧凑的“两会”上,委员议政忙,记者采写忙,这“两忙”中,记者还是请王定新委员抽出1个多小时好好聊聊。因为这位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近一年跑遍常州两市五区,调研了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情——学生接送车辆安全吗?

  去年3月,王定新在下午放学时间来到 常州市区一所学校。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学校门口,堵满了接送孩子的轿车、中巴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等各种车辆。而在校门口焦急等待孩子的,不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就是与孩子关系不十分亲热的钟点工。

  这校门口的乱象,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担忧,“学生一散而去,朝着各个方向,而每个方向上的安全,都是未知数。这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出了你学校的门,安全你无法控制,但责任却还揪着你!”

  王定新进一步调研发现,常州市目前使用学生接送车辆的学校有170所,接送学生总量达3万余人。共有学生接送车辆627辆,其中自备校车69辆,而由家长集体包租的社会接送车辆占了相当比重。而在家长租赁的社会运营车辆里,有的车辆保养状况不佳,有的车主没有投保,有的车辆存在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这些接送车辆既没有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备案,也没有和学校签订任何协议。  “而实行‘一费制’收费以后,目前学校基本依靠财政下拨的公用经费度日。受财力影响,没有能力配置校车。无论是买还是租,学校要自备校车都将付出巨大的资金成本,要达到足够运力根本不可能。”王定新分析说,“一辆客车购买价按17万元计算,专业运输公司投入显然是亏本,全由政府出资也难以施行。因为车辆仅在学生上下学时段派上用场,其余时间只能休息。”

  那么,添置专车资金谁来投?王定新继续外出调研。

  去年,他来到张家港,了解到张家港在2006年开始实施学生接送公交化管理,确定了216条学生公交专线,市财政和市公交公司投入1500万元,购置了59辆新车。加上原有车况较好的车辆,实行公交化接送。乘车学生每学期交车费220元,其余运行费用由财政补贴。

  “后来我又了解到南京市雅高公司2008年有过一个专门立项,想利用2路车的既有线路开行一趟学生专线,专门接送沿途的中小学学生。车队到几所中小学沟通,得到积极响应。但这个设想最终还是胎死腹中,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一天两趟每辆车至少要进账280元才能保本。在城区开行一条校园巴士线路,超出了一个企业的承受范围。” 学生住址和学校布点分散是否会给学生接送公交化带来难度?这个问题,王定新请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一位专家帮他分析,发现可以克服:“一个城市上学的交通出行需求是固定的,是相对容易把握的,如果做充分调研,规划好站点和线路,形成校园公交的网络,不仅可以保障学生安全,更可以缓解城市高峰期的交通拥堵。” 

  王定新对记者说,这件事情,需要政府、城市规划、公交、交通管理、教育等部门一起通力合作,但最主要还应该由政府在资金上为校园公交车上路实实在在推一把。他援引国外例子说:“日本70%的中小学生乘校车上学。美国有50多万辆校车专门接送孩子,还特地错开了中小学上学、放学的时间,校车送完中学生后,可以再回头送小学生,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而美国财政给予校园公交出行的补贴是每位学生每年400美元。”

      本报记者 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