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病真正难的是经济薄弱的农村。”面对“看病贵、看病难”的说法,参加省政协会议的医卫组政协委员们一致如此认为。对此,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在接受晨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明确表示,将通过“组合拳”向经济薄弱地区的乡镇卫生院输送派得上用场的高学历医生。 很多基层补贴少,难留大学生。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口腔医院杨明华主任医师曾和政协委员们一起到吴江和盐城的基层医疗机构做过调研,结果发现,经济发达的吴江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要想留住人才不是问题,“吴江的乡村医生一年可以补贴5万元,加上自己的工资,一年拿个6万元不是问题,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收入也算不错了。” 但是,和吴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盐城的乡镇卫生院日子就不好过了,尽管根据我省政策,去盐城乡镇卫生院当医生还可以享受2.5万元一年的补贴,但是这根本调动不了大学毕业生们的积极性。
基层卫生院本科学历不到10%
记者采访发现,就是南京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栖霞区卫生局局长吕俊告诉记者,该区8个卫生院,在编职工400号左右,其中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0%左右。“招不进,留不住,龙潭、八卦洲等比较偏远的地方,都没人愿意去。”而这一问题在苏北就更加严峻,苏北某市共有784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大学本科仅占6%,大专占32%,中专及以下占62%。其中,初级职称占93%,高级职称仅占0.13%。卫生院好多科室都是1个人在唱“独角戏”,如果出去进修学习就得“关门”。目前,妇产、全科、康复等专业人才尤为缺乏,21个乡镇卫生院仅有取得执业 助理 医师资格的妇产科医师20人,有8个卫生院没有具有执业资格的妇产科医生。近半医学院毕业生转行。郭兴华厅长坦言,2008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卫生厅会同财政、人事、编办、教育部门制定了《江苏省公开招募医学类相关专业人员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江苏省公开招募医学类相关专业人员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管理办法》,面向社会招募了327名医学本科毕业生到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在原有工资福利的基础上,省财政每人每年再给予2.5万元的生活补助。郭兴华厅长表示,我省每年有1万名以上的医学院校毕业生,真正分配掉的只有五六千人,其他人都转行了。之所以大家宁愿转行也不愿去基层医疗机构,郭兴华指出,补贴少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另外,有的学生担心到了乡镇卫生院一辈子也没有出头的机会,无论是身份和技术水平都和在大医院有巨大差距。
怎么办 打出“组合拳”吸引人才下基层
针对这一现状,郭兴华透露,我省将打出“组合拳”吸引大学生下基层,解决基层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比如我们有的县,把乡镇医生的编制放在县里统一管理,医生可以到乡镇医院工作几年后,再回县医院工作,让下去的医生有盼头,而不是觉得我只要去了乡镇卫生院,就得一辈子扎根农村。到县医院工作出色,将来到省级医院培训、提高的机会也很多,这显然对毕业生们更有吸引力。”除了人事管理方面的变通外,郭兴华厅长表示,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职称评定也是他们很关心的问题,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显然失去了发表论文、使用外语的机会,那么,对于这一人群,会启用专门的全科序列职称体系。“对他们评职称不看发表论文数,也不考外语,考核的是他们的实际看病能力。”
别担心 新医生“下放”前先练扎实基本功
另据郭兴华厅长介绍,除了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去基层外,对于下到基层的医生,必须真正派得上用场。对于那些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本科生,要他们去乡镇卫生院后短期内成为基层卫生技术骨干显然不可能。所以,郭兴华厅长表示,我省对招募政策进行了调整,只有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才有条件去苏北、苏中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再享受省财政2.5万元补助政策。“我们将尽快启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让那些愿意去基层的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先在大医院接受3年的全科培训,练就了看病的本领后再下到基层医院。”据了解,这一政策调整后,2010年,基层上报需求1024人,其中苏中苏北经济薄弱地区上报需求9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