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五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2-02-1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翟慎良

  钟山走笔 

  昨天上午,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场上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听取发言的省委书记罗志军,对委员们围绕发展重点、社会热点、政府难点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表示赞赏,并再次重申:今年,我们要少提新口号,集中精力抓落实。

  “多提问题,少提口号”,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鲜明导向——重实践,戒漂浮;重实干,戒空谈;重实绩,戒虚夸。“多提问题,少提口号”,决定了今年将是一个落实之年、作风之年。

  “多提问题,少提口号”,不是说口号不重要,而是要认识到问题更重要。我们说,提口号是为了凝聚共识,推动发展。但也有必要看到,提问题,同样能够凝聚共识、推动发展。事实上,只有对问题研究到位、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才能真正达成共识,同心同德地去解决问题。

  现实中,提口号时,提者顺口,听者顺耳,皆大欢喜。而提问题,往往就比较刺耳,会让人尴尬。愿意多听口号,还是多听问题?这既考验着执政者的雅量,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沉醉在空洞的口号里,而看不到实际的问题,那“行”就会有偏差,甚至进入歧途而不自知。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罗志军书记在讲话中提倡“多提问题,少提口号”;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李学勇省长在工作报告中提醒,“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足够估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做到“多提问题,少提口号”,需要优良的作风。江苏干部队伍和工作作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面对不可预知的崭新问题、全新挑战,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作风。当前少数干部发现不了问题,解决不了难题,原因就在于作风不实、调查不深,从而导致研究不透,决策不优。而在“三解三促”活动中,由于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了解到了很多以往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既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又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做到“多提问题,少提口号”,需要勇担责任。提问题,目的是解决问题。把来自基层一线、探索实践的一个个问题解决好,需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在今年的两会上,更多的代表、委员们在建言献策的同时,也纷纷表态:要立足岗位、干好本职,为江苏“两个率先”担起一份责任,做出一份贡献。 

  “多提问题,少提口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个率先”路上,江苏必将取得更多的成果,少走更多的弯路;收获更多的辉煌,留下更少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