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五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2-02-1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省政协委员王庚建议增加和开放更多公共资源,让老年人生活摆脱“宅”和“单调”

    作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和九三学社成员,王庚总会留意或调查身边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因为他还有一个身份,第十届省政协委员。王庚把目光瞄向老年群体的文化生活,“在绣球公园内以及城墙下空地上搓麻将的老人”深深刺激了他,“建议政府部门增加和开放更多免费公共资源”,让更多的老年人摆脱“单调”和“宅”的生活。

  发现问题

  老年人挤在公园石凳上搓麻将

  王庚原先住在南京铁路北街,到了周末,他喜欢到绣球公园散步,意外发现靠近城墙下的空地上有不少老人在搓麻将,再到绣球公园内,只见一些石凳上也围坐了不少搓麻将的老人。绣球公园已经成了市民广场,老年人凭证免费,所以去的人特别多:打牌的,搓麻将的,锻炼身体的,钓鱼的,唱歌的都有……

  “春秋季节天高气爽,不冷不热,聚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的老人特别多。”王庚发现,即便是冬天,只要阳光明媚,老人们照样会聚在一起“排排长城”。王庚当时就对这一现象给予关注,有些老人几乎是每天都去,难道他们没有别的好玩的事情可做?

  王庚来到他们中间聊起来。老人们告诉他,退休后也曾出去玩过,但不能总旅游,总去爬山,平时日子还要打发。在社区里转转,只能找那几个凳子坐坐,散散步还行,要找像样的休闲场所,挺难。即便有活动中心,也坐不下几个人,有的还收点费。

  跟踪调查

  关注到政府在行动未贸然提建议

  后来,王庚多次随省政协组织的考察团到淮安、南通、常州、无锡等地,发现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单调”和“宅”,几乎成了当下老年人文化生活的最大特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什么的,经过前面几年的呼吁都已得到很大改观。”王庚认为,作为省政协委员,理应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出力。不过他比较慎重,认为考虑还不周全,没匆忙下笔提建议。在他看来,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对问题应有充分认识,提的建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所以,王庚一直在关注政府部门的动作,比如,近年来,为了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省有关部门出台措施,推动在苏南、苏中和苏北等地的社区建了一些不错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面健身、棋牌、歌舞、阅读等设施很齐全,对社区老年居民很有吸引力。只是,王庚观察发现,这些与现有的老年人需求之间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解决

  目光转向城市公共文化资源开放

  今年两会前,几经酝酿的王庚感到时机已经成熟,向大会提交了《关注老年人文化生活,加强中老年社区活动中心建设的建议》,这份建议中,王庚肯定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的努力,但认为还不够,应该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最起码使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这样的老年活动中心,尤其是一些老社区,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为老社区里的老年群体相对更大。“开放时间要充足,一定要免费。”

  单靠“建设”一条腿走路是不行的。王庚同时指出,对新建的城市公共文化资源,政府部门应该增设老年群体活动区域。对图书馆、文化宫、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景区等现有的公共文化场所,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功能和服务,对老年人免费开放。这在当下也是切实可行的。

  心愿感悟

  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是我提出的

  作为大学教授,50来岁的王庚研究方向是统计经济学,以往埋头做学问,著述颇丰。自从2008年当选省政协委员以后,他关注的目光不再是专业领域的问题。过去4年中他提出至少8项提案,以及8条信息和社情民意,许多被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2009年,王庚注意到中小学课本的使用寿命仅有半年,建议借鉴国外做法,推广大中小学教材的循环使用。省教育厅对此予以肯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目前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已经展开。此外,王庚还就食品安全、电动车免费上牌、低碳生活、苏北教师、失地农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也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本报记者 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