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南京明城墙博物馆选址在玄武门外。”省政协委员、译林出版社社长刘锋在本次省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但在去年12月29日南京市十三届市委二次会议中,在56个重点文化工程中就已经把明城墙博物馆新馆选址在中华门瓮城附近,并提出2014年青奥会前建成的目标。委员为什么又再提提案?记者昨日采访获悉,明城墙博物馆落户中华门的方案“已搁浅”,目前文物部门已经重新开始寻找新址。
【委员提案】
明城墙博物馆新址选在玄武门外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南京城墙至今只有展厅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这么一个寒碜的展示空间。”刘锋认为,这样狭小的空间难以利用现代技术与手段向世人全面展示、反映南京城墙的等级地位、现存规模与文化价值,珍贵文物无安全存放之地,远远落后于西安、洛阳、北京等地。
刘锋认为,重建新馆迫在眉睫。他本着务实的精神,就新馆建设提出两个方案:一是选新址建新馆。选址在玄武门外西南一片绿地较为理想,首先南京明城墙博物馆需要足够的展示空间和相对显眼、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有利于拟开放的墙段神策门—玄武门—台城—太平门城墙线性管理。
刘锋的第二个方案是将目前的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改建成南京明城墙博物馆。
【记者调查】
明城墙博物馆新馆原选址中华门
现在要重新选地方
记者查阅文件时发现,在去年南京市出台的《坚持文化为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博物馆建设计划”中,就明确提到将建设南京明城墙博物馆新馆。去年12月《南京文化建设“1+5+1”文件》中,也明确把新馆选址在中华门城堡附近,并提出“结合老城南历史街区改造,2012年底前完成项目选址和规划设计,2014年青奥前建成。”
既然方案已定,政协委员为何又会提新提案呢?刘锋告诉记者,他近期在调研中了解到,选址中华门的方案“有变数”,因此他觉得,如果不能选在中华门的话,选址在玄武门外或者直接把规划建设展览馆改建是最好的方案。记者随即采访了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领导。他向记者承认,南京明城墙博物馆选址中华门的事“没的下文了”。
“去年确实讲是在中华门沈万三故居旁的,那块地早就拆迁完了,后来就没有下文了。这几天叫我们重新找地方。”该领导称。
设计过一份在玄武门外建“地下馆”方案
如果不能选址在中华门,明城墙博物馆又将何去何从呢?记者了解到,正如刘锋委员建议的那样,南京市曾有意将新馆选址在玄武门外城建馆南侧的那块绿地。相关部门已经找设计人员设计了一份概念性方案,这是一个“半地下”方案,就是地下一层是明城墙博物馆新馆,再下面两层是停车场,上面是绿地。“但我们不是太赞成放在地下。”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领导表示。
“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问题,中华门外这块地属于秦淮区,玄武门外那块地属于建委,仅凭文化部门去选址交涉,难度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更高层面领导协调各方利益,最终拍板一块建设用地。如果强力推进的话,博物馆重新建在中华门外难度也不是很大。”南京大学一位专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