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一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3-01-19 12:47 来源: 本站原创

    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一次会议报到,遇上半个月来第一个空气“优良”天。昨天下午,省政协委员孙达华赶到双门楼宾馆,“多久没看到这么蓝的天!”他透露,报到第一天递交的提案,就是建议直面污染天,南京机动车要限行同时尽快限牌。

  数字:148.73万辆机动车里私家车过半

  按照新年启用的空气监测新标准,南京此轮空气污染,到昨天暂时画上句号:18天里,有15天达到中度乃至重度污染。

  民革界别省政协委员、江苏绿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达华,用一个“熬”字,形容灰霾天给市民带来的影响,“我问过环保部门专家,这几年元月,第一次持续出现如此长时间的灰霾天。”

  原因是什么?除了天气,孙达华说,“跟车多路堵脱不了关系。”此次上会前,他特意到车管部门、统计部门进行最新版本求证,“机动车保有量148.7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87.59万辆。”孙达华清楚地记得,去年省两会上会前,调研来的机动车统计数据,“还不过130万辆。”

  一年之后,南京机动车总量已近150万辆,而私家汽车的数量,也已首次占到机动车总量的一半以上。

  调研:每天新车增长过千辆

  说这话时,孙达华立即做了补充说明:“上个月,南京新车的增长速度,已经是每天上千辆。”这些数据的飞速飙升,带来的是道路的拥堵、尾气污染的加剧,“环保部门说过,机动车尾气是混合型污染,对pm2.5贡献大;车越多排放越多污染物越多,一旦遇上大雾天,灰蒙蒙的空气就一发不可收。”孙达华认为,机动车持续不断地大幅增长,密集上路,是此次大面积、持续污染的重要“推手”。

  建议:污染天限行尽快限牌

  “以前天天喊堵,现在呢?污染更可怕。”孙达华表示,作为政协委员,他结合实际调研,给出了民生提案,“要限行+限牌。”

  孙达华说,以前大家买不起车,现在便宜的车两三万元就能买到;上牌费用也仅几百元,导致车辆发展呈爆发式增长,而道路建设、停车配套设施、治理灰霾天的对策,无论是从规划建设、还是资金投入,都远远跟不上车辆爆发式增长。

  “环保局给过我监测数字:每年春节期间,大量机动车不上路、出城了,南京的空气质量会好很多!所以我建议江苏省内应采取机动车限牌等组合措施,控制机动车的增长,减少排放。”

  晨报此前报道过,南京在这一轮污染中,受影响最大、雾霾持续最长。对此,孙达华建议,南京市作为省城要带头先行,“可以车辆分单双号限行,或是根据车号尾数相对应的日期限行,人为地削减出行车辆数量,控制路面交通流量。”

  孙达华认为,北京的做法也可参照,南京尽快推行,“可以实行车辆限购,即每年只批准投放一定数量的机动车号牌,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放缓车辆增长速度。”

  此外,征收城市拥堵费、排污费、加大违法处罚等费用;增加车辆使用成本,“倒逼”车辆减少出行时间,让车辆少上路、大幅减少污染排放;这一系列经济上的约束,也是孙达华的重点建议。

  交管:限牌暂不可行收费更合理

  委员的新鲜提案,晨报记者第一时间带给了南京交管部门。

  昨天,南京市交管部门专家坦言:“南京限制车牌,需多方论证,经市政府同意后才有推行可能;不会短时间内就推出这一政策。”从目前南京的路况来说,他认为限牌暂不可行,“上海限牌了就不堵吗?北京单双号限行,不依然在堵、在污染?”

  交管部门表示,对于委员的组合建议,收取拥堵费、加大处罚力度等经济措施更加合理,也具有操作性,“在国外和境外很多城市、地区,这一经济上的治堵、治霾措施,已证明比较有效。”

  以中国香港为例,这座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居民对买车兴趣不大,道路也不会天天堵得乌烟瘴气,为什么?因为“油费贵,停车不便收费贵,违停又罚得你心惊肉跳。还不如去坐小巴、地铁。”

  交管专家认为:南京的城市建设中,绿色公共交通还是“弱项”,如果未来公交“跟上”,地铁、巴士便捷又畅达,“那恐怕不用你限牌、限行,谁不愿意把车停在家里去坐地铁?谁还愿意开车堵在路上吸尾气?”

  记者 倪敏 朱福林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