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一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3-01-21 09:56 来源: 本站原创

  曾几何时,我省的光伏产业风光无限,引领新能源的风骚。但是,去年以来,我省光伏产业下滑达30%。目前全省半数以上的光伏企业经营困难,负债率普遍偏高。新能源新产业的阵痛,引起了省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
  太阳能光伏是江苏率先发展壮大起来的新能源产业,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无论从多晶硅原料生产,还是到终端的光伏电站建设,我省的光伏企业都有涉足,国内众多知名的光伏领军企业也都集中在江苏,有8家光伏企业在境外上市,5家企业销售排名全球前10强,占全国总产值规模的2/3,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光伏第一大省。 

   民建江苏省委认为,内忧外患致使高度依赖出口的光伏产业进入了行业性困难时期。只有在这个时期预见早、判断准、出手快,才能抢占产业有序发展的高地。
  我省在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可在国内率先研究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并积极推动这些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从而取得并巩固我省在光伏领域的技术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当前,要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剥离不良资产,警惕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兼并重组可能带来的长期风险。不盲目施救企业,防止因为个别企业的兴衰阻碍整个产业的规范和整合。应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进行兼并整合,形成几个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晶硅制造企业,若干个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就目前光伏企业负债严重且经营困难的问题,提倡通过债权人重组的方式,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重组。
  周友梅委员认为,光伏产业对欧美市场依存度畸高,必须加快推动光伏产品的国内市场应用。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建议在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建设一批并网光伏电站,在东部地区建设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江苏要主动从光伏制造大省向应用创新强省的转型。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启动一些如屋顶、农业大棚等类型的光伏发电项目,并对这些项目优化审批、验收程序,使国家电价政策和补贴政策及时配套,解决光伏电站后期运营维护不规范的问题。
  光伏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自主创新,用核心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投入以终端市场为核心的光伏产业技术研发。力争在光伏电池转化率、光伏发电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和家庭能源系统等方面实现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加快光伏发电走向平价电力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