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一届一次会议 / 媒体报道
发布日期:2013-01-24 09:21 来源: 本站原创

    世间最悲惨的遭遇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是送走的还是自己唯一的孩子。这两年,“失独”父母渐渐开始被公众关注。他们大多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首批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者。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生活?民进江苏省委建议,为“失独”父母建立专有的社会保障机制,从经济和精神等方面去关爱他们。

    据调查,目前我省“失独”家庭中,49岁以上的有2.9万人。他们本来和唯一的子女有着幸福的生活,但一场疾病或是一场意外夺走了孩子年轻的生命……长期的悲痛让不少“失独”父母身患疾病,他们面临着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现实困难。目前我省对“失独”家庭经济上的补助不高,201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50元。我市低保家庭中,独生子女死亡且达到退休年龄的父母增发20%。

    民进江苏省委建议,将“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年龄在60岁以上的,每人每月提高到800元。同时参照“三无”和“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由当地政府按照就地就近和自愿的原则,免费安置在养老机构生活。选择居家养老的,免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医疗方面也要给予相关救助。

    失独家庭最需要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帮扶。民进江苏省委建议调动社会资源,发动民间组织,动员全社会开展心理辅导、义务巡诊、免费体检、临终关怀等多元化服务。对有意愿且有能力领养孩子的“失独”家庭,政府应在提供孤儿信息、办理收养手续方面给予协助,提供适当补贴。    本报记者 许琴 吕宁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