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一次会议 / 全会日报
发布日期:2018-01-30 10:39 来源: 本站原创

    129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致公组,九三学社组,工青妇组,科协组,农业农村组,侨联、台联、对外友好组的委员,围绕“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主题进行讨论。省政府副省长王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麻建国主持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王荣平出席会议。

     白元龙、朱伟、王银堂、龚震、陈超、张红娣、阮新波、徐晟、张梧华、邹振球、徐瀚文、王磊、刘海涛、邢卫红、窦道龙、朱晓东、钟名湖、张炳、毕军、葛明、王修信、孙书存、易中懿等23位委员先后发言。

白元龙委员(卫岗集团董事长)就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实现我省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动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体系,以此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江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迈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标杆示范省份行列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议:

1.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将“放管服”权利归口管理。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农业强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同时也称之为田园综合体,即农业循环集约、零能耗、无污染的种植、养殖,到农业种植、养殖产出品的加工制造,以及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同时该综合体具备休闲、观光、文化、旅游、研发、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由于此类项目在省内乃至全国尚没有成熟的标准与发展先例,建议政府部门加快体制创新,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成立专项部门统筹协调企业需求,降低企业跨部门审批协调难度,加快推进特色创新项目落地落实。

2.致力于打造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强省,建立农业精准支持补贴对标体系。加大对新型农业的补贴力度,例如增加对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农业两化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的补贴支持,同时对规模化以上种植、养殖农业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以此推动江苏在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树立全国标杆;同步加大对本省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专项支持,整合资源集中发力,培育全国乃至全世界行业领军企业。

3.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带来的红利、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强化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无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减轻环保压力打造美丽乡村,真正走出一条有江苏特色“既富又安且美”的富民之路。建议精准补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短板,平衡一二三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细化产业政策扶植标准与对象,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

此外,还要优化与细化农业规划中禁养区与限养区的权限与标准;打造中华老字号文化名片,提升民族食品的文化自信。

朱伟委员(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院长,博导)就高效率、效果可持续的水污染治理提出建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役”之中,水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江苏省水系发育、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污染治理更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水污染治理的核心是污染源的收集和处理,也就是污染控制的问题,但更广泛地与流域下垫面的清洁程度相关联,也与大气的质量、固废的去向有着密切联系。空间上涉及到流域中所有的山水林田湖草和户村镇市城,内涵上涉及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治理行动涉及面非常广泛。由于水质改善具有不依靠单一工程措施而线性变化的特点,往往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但不能马上看到非常显著的变化,水污染治理本身具有见效慢的特点。

当前,水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三不在”治理较为多见。“三不在”就是没有了解流域水环境的问题所在,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关心最需要的治理工程所在。由于前期调查不足,对象污染源模糊,失去了对问题的诊断、难以对症下药,造成治理工程针对性降低,技术上成套路,本来追求“一河一策”,结果是所有的措施大致相同,变成了“千河一策”。二是追求速效的治理较为多见。水污染治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目前对污染源的控制应该是重点,但治标必须与治本相结合。目前总体上有偏重于追求短期效果的趋势,势必造成重复治理,难以实现持续的效果。三是忽视非工程措施的应用。除了工程措施以外,建立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形成社区常态的环保活动、开展广泛的环保教育,往往比几亿、几十亿的工程投入都能见效。      

为此,建议:

一要规范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程序要求,明确设置对治理对象流域水环境问题的诊断程序和诊断深度的要求,建立利益第三方对PPP治理方案的审查机制,设置对治理效果的考核机制。

二要理性对待水污染治理效果问题,在断面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以污染负荷消减量为依据的考核机制,促进流域、区域污染负荷的清查,明确治理的具体目标。

三要建立推进非工程措施实施的机制,像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建立构建环境公共性、环保社区以及环保教育示范点的机制,在政府工作和项目实施中设置非工程的考核指标,推动全社会的环保行动。

王银堂委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博导)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201710月,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生态河湖建设的先进理念,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水工程管护、水制度创新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目标和任务,提出到2020年,全省70%以上的市、县(市)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高水平建成200个水美乡镇和2000个水美村庄。吴政隆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和落实生态河湖行动计划”。在新的形势下,要总结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探索新的生态治理模式,特别是借鉴其他省份、城市先进的建设理念和经验,以推进我省建设高质量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议:

1.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突出江苏水韵的地方独特性和水治理的系统性,统筹实现山水田林湖草的系统治理。在制定试点方案、确定建设任务和重点工程时,坚持问题导向,分析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缺失和建设目标要求。

2.坚持顶层设计,创新引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 “两山”理论,以资源控制红线和生态红线为刚性约束,科学编制建设方案。突出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一是建设节水型社会,从源头上降低对水的消耗和污染;二是正本清源,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和入河污染物总量双控制;三是促进水系沟通、循环活水,增强水环境承载力和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3.抓好长效运管,创新机制。一是通过全面建立和落实河长制,以助推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二是落实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治理和管理,实现从行政意志推动向全民共建方式的转变;三是建立智慧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共享,提高智能化调度和管理水平。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是鼓励各级政府出台、制定生态补偿条例,研究补偿对象,修订补偿标准,安排补偿资金;二是通过规划和项目支持,实现地方经济的增值开发和产业链延长,创新长效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促使当地经济从“补血”向“造血”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龚震委员(苏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主任科员)就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出建议。

2017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是要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产业、文化、管理、服务,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下一步如何补齐“五化”短板?重点是环境美化、产业清洁、留住乡愁。

首先,环境要美到骨子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既要美化农村新房与道路,更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只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清除遍地的生产生活垃圾,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更向往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民的美丽乡村。

其次,产业要美在肌肉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要有产业作支撑,农民增收有渠道、创业有保障,就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技术、资金回流农村。有了产业作支撑,绿水青山才能变成“金山银山”,农村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清洁化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要着力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率。还要把生态农业与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业态。

第三,人文要美到精神中。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不仅仅是要保护几棵树、几条河流,还要保护根植于乡村的文化生态。要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尽量不改变地形地貌、道路水系,不破坏植被,突出农味、土味、原生态味,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对于一些传统农耕文明保持得比较好的乡村,要依托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着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农耕器具、戏曲、耕作传统、民俗风情及各类祭祀活动等资源,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

陈超委员(太仓市浮桥镇丁泾村村委会主任)就加快品牌农业发展、助力江苏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也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

近年来,太仓市多举措推进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太仓传统农业一直比较发达。随着农业的基础地位、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太仓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例如,按照各镇各村不同基础条件,对行政村布局“一村一品”建设,在政策上全力扶持各村打造各具特色农产品;自2013年起,太仓市委农工办、市农委联合句容农校、苏州农学院采用“定向委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效促进当地农户致富;开展稻蟹共生养殖是发展新型农业、现代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浮桥镇丁泾村在水稻田里养蟹,幼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幼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放养一部分泥鳅和鲫鱼,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虽然品牌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一是缺乏品牌建设凝聚力,今后要多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多与高校、研究机构对接。二是与院校加强合作,定向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才。三是品牌包装与营销模式缺乏专业性,今后要与专业公司合作,加快品牌农业发展。

张红娣委员(镇江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市委主委)就加快完善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提出建议。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来,排污许可制度逐步推开,排污单位环保理念、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

1.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有了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排污许可制度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同时确保环保主管部门严格监管,增强违法处罚的威慑力,确保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2.健全排污许可培训体系,建立引入第三方环保咨询机构参与机制。在原有的环评市场基础上,延伸出更广阔的环境服务功能,形成规范专业的综合性的环保服务市场。环境主管部门立足于最新的排污许可制度的功能,理清排污许可审核流程,明确业务部门的管理责任,提升排污许可的核发质量,协调内设业务部门间的衔接与融合。

3.强化政府监管,形成有力的执法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控手段,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由通过获得企业的排放数据来确定违法行为的情况,转变为通过核实企业排放的公共数据作为执法依据,避免“只发生不监管”。

4.整合排污许可制度与其他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促进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融合,落实环评提出的污染源管理要求,实现污染源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实现各类环境数据的平台共享,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证式”许可,用“一套数据”作为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执法硬约束。

5.引入良性的可持续的公众参与机制。规范公众参与渠道,开辟便捷高效的公众参与手段,将监测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公开,获取公众的参与、支持和监督,为这项制度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阮新波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就营造宽松环境,鼓励潜心研究,追求高品位学术贡献发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从最初的“跟跑”到现在的“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已开始“领跑”。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入到“并跑”和“领跑”阶段后,前面已进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敢为人先。青年科研人员最具有创造力,是我国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

为了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目前的人才工程很多,使得青年科研人员几乎博士毕业开始,就加入到相关人才工程的申请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针对这一现象,建议:

1.整合相关人才工程。同一层级的人才工程尽量少一点,而且所给予的待遇相当。同时,规定每个人只能获得同一层级人才工程中的一个,以节省青年学者的时间和精力。

2.科学设计申报书格式。申报书尽量简洁,以能充分反映申报者的成绩和成果为标准。每一部分申报内容要有严格的字数或页数限制,一方面可以提高申报者的总结和凝练能力,另一方面也可节约评审专家的时间。

3. 实行小同行评审,以求准确、客观、公正。评审时的依据就是申报书,最好不要答辩,这样可以大量节约申报者和评审专家的时间和精力。

4.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获得人才工程的青年科研人员,都是在以前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但也要看到,还有很多未获得人才工程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工作,由于学科的不同,取得成果或得到认可尚需时日。

最后,希望给青年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多一点时间留在实验室,鼓励他们“板凳坐得十年冷”,潜心开展学术研究,追求高品味的学术贡献。

徐晟委员(致公党扬州市委主委,邗江区政协副主席)就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提出建议。

我省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取得了初步进展。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建议:

1.促进区域协作,设立跨区域跨部门的管理机构。在省级层面成立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管理局,推动输水沿线所在地政府共同参与,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规划衔接,项目入库,资金落实,共同抓好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污染事故应急协调处理,形成共防共治、合力推进的格局。

2.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合理的补偿机制。省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体系,完善必要的保障措施,增强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设立南水北调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生态补偿基金,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企业关停并转、渔民上岸、养殖户清退补偿机制研究,积极统筹规划,落实资金保障,细化政策措施。

3.鼓励多元投入,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机制。探索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的有效途径,以经济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资产社会化、市场化,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促进生态资产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将区域内的高宝邵伯湖、“七河八岛”等区域划定为自然生态保护区,保存其自然地理、生物群落、生物属种及基因资源,维持生态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努力将其建成国家公园。有序开发和利用区域内的生态资源,推动健康养老、休闲度假、运动养生、观光旅游等符合生态发展的产业,将生态资源变成能够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生态产品。

4.着眼长远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在进一步抓好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的同时,着力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紧扣市场需求,布局创新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带动区域内群众的就业、创业,加快形成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新结构、新动能。

张梧华委员(中国安生教育集团董事长)就扩大“一带一路”民意基础和营造积极的软环境提出建议。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级顶层战略,我省在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不少进展和成功。建议:

1.鼓励省内办学机构前往“一带一路”桥头堡国家创办各类学校、特别是职业类学校;鼓励办学机构与省内单个或数个企业抱团在当地办学;对办学成功的国内办学机构或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或优惠措施。

2.鼓励省内教学机构与桥头堡国家教学机构开展招收当地学生的联合办学、特别是职业类学校。

3.教育行政部门应引导并建立相关制度,官民联合制定配套的课程体系、培养双语师资队伍,并同时培养当地师资队伍。

4.增加投入少、数量大、见效快、可因地制宜推广的智力型惠民性项目。

5.建立“智力型”志愿者队伍并健全其管理和安全防范体系。志愿者以支教、支智、支医、支民生的形式参与各类惠民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6.在沿线广建投入少的简易诊所,培养当地基础医护人员,结合枢纽城市援建的医院,形成便利的医疗网络,让当地民众着实受益。

7.充分发挥当地华人的作用。邀请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和机构代表前来中国参访,让他们了解“一带一路”的倡议及将对其国民带来的利益。

8.对外宣传、讲中国故事时,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发挥、调动和运用中国和桥头堡国家的民间力量,发挥他们不可替代的作用。

邹振球委员(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台盟南京市委主委)就推进我省电商和快递业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随着电商的井喷式发展,快递业务量急剧增长,快递包装的极大消耗和包装垃圾的巨大污染,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应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我省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应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目标,推动电商和快递业的绿色发展。建议:

1.开展我省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我省快递行业绿色包装评价标准,对快递运送物品的包装材料、规格、成本占比等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选择部分快递企业、网络零售商、包装物料生产商进行标准化试点,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试点示范单位绿色补贴,推广先进经验,强化示范作用。

2.加大快递包装环保材料的研发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环保材料,联合网络零售商、快递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方组成科研团队,针对快递包装的减量、资源回收、重复使用、材料降解等关键指标,提出快递绿色包装的技术标准,以实现快递行业由过度包装向绿色包装的转型升级。

3.加强快递业绿色包装的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引导消费者、电商卖家、快递企业了解过度包装的危害,提高整个快递包装产业链的环保认知水平。特别要利用好每年11月的“绿色快递宣传周”,普及绿色包装和回收知识,营造“绿色快递,人人有为”的良好氛围。

4.加快建立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在省内推动建设快递包装回收示范城市,明确不同快递包装的分类要求,在快递站点放置回收箱,由回收组织对分散快递包装进行集中化回收,并将可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物回售给包装生产商,实现快递包装全产业链体系的绿色发展。

徐瀚文委员(盐城市科协主席)就加快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议。

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支撑。科技服务业是科技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调整结构稳增长和提质增效、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江苏作为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经济大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科技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待加强、高端服务业态较少、集聚效应不够突出等等,迫切需要实现扩容、升级、联网、提质、增效。为此,建议:

1.加大对科技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市场主体发育。充分利用现有税收优惠等政策,强化对科技服务活动的支持,通过政策杠杆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骨干企业,提升科技服务市场化水平。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合作,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推动科技服务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2.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鼓励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质检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面向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并依托“互联网+”搭建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创新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实施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重点培育服务模式创新、市场化水平高、自我发展能力强、服务成效显著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开放协同、创新创业全链条覆盖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和标准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国家政策鼓励支持开放的检验检测机构。

3.打造众创空间,提供创新创业载体支撑。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向专业化发展,支持规模大、在孵企业数量多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在孵企业聚焦的技术领域,构建针对性强的研发服务平台,提升专业孵化水平。创新孵化模式,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院所为依托,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强孵化服务集成创新,鼓励科技服务机构组建孵化服务联盟,促进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向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鼓励多途径创建孵化器,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加速孵化进程,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产业后备力量,营造大企业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

4.深化区域和国际开放合作。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运营、独立设置研发机构等方式,整合国际高端科技服务资源,拓展国际科技服务市场。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与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提供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产品推广等服务,提高我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我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在我省设立或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合作基地等。引导外资企业在我省建立研发机构,开展产品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创新活动,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王磊委员(阿斯利康全球副总裁)就大力发展健康物联网提出建议。

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江苏,必须综合考量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发展与江苏资源禀赋特征相适应、能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的绿色产业,符合省委娄书记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六个高质量”的要求。健康物联网作为被业界普遍认为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物联网细分行业,不仅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并在提升社会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机构运转效率、应对社会老龄化方面极具价值,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推动江苏健康物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1.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和战略布局,将健康物联网纳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内容,建立健康物联网发展涉及的经信、科技、卫计、民政等多个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尽快出台扶持政策,对健康物联网研究机构、公共平台、产业培育等给予优惠政策。

2.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应用试点创新。以各个领域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加快分级诊疗改革。鼓励跨区域、跨层级组建各类合作医联体,运用物联网技术和诊疗一体化方案,开展全病程管理试点。大胆引进国际前沿的治疗理念和方案,营造适合健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统一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统一归口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消除数据壁垒。支持商业保险信息系统与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之间必要的信息共享,打通全省城乡社保支付渠道,最终实现通过人脸识别、患者凭借手机APP或身份证等,即可跨院治疗和费用结算。

4.重视高端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医疗行业跨界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把医学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上日程,指导各医疗机构做好信息化高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用工作。

5.重视宣传推广,营造发展氛围。借助无锡物博会、泰州医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平台,设立健康物联网专题展厅,推广江苏健康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和成功经验。鼓励企业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取得行业话语权,占领市场制高点。

刘海涛委员(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就让物联网成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引领发展的新动力提出建议。

江苏是我国乃至世界物联网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先发优势。200911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作为物联网先行区,江苏省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和南京为支撑,一体两翼、多元发展,创新产业支持政策、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和重大项目,构建了较好的产业生态链,主导了国际物联架构标准话语权,形成了先发优势,有望实现“领跑世界”。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迫切要求我们增强优势、聚力创新、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就聚力物联网创新,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三点建议:

1.积极推动物联网与金融业结合。习总书记指出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安全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物联网能够更有效地构建客观信用体系,防控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平稳健康发展。互联网信息是人输入的、主观的,主观信用的互联网金融放大了传统金融风险。物联网信息是物联网终端、体系架构在实体世界感知以后的镜像反映,都是真的,物联网构建起客观信用体系,防控互联网等金融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物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物联网能够对动产实行全程、无遗漏监管,可有效防范和把控金融风险。物联网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的桥梁,

二是积极推动物联网与农业结合。通过物联网对农产品播种、施肥、管理等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感知监控,从而使“劣币”与“良币”区分开来,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物联网与环保的结合。目前环保与互联网的结合比较紧密,但对环境保护的监管监测是不充分的,漏洞比较多。与物联网结合,可以形成全新的监管和监测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生活更美好。此外,物联网与工业结合,可助推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跨越,助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不断前进。

邢卫红委员(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就发挥女科学家作用,以科技推动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绿色发展也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九大对推进绿色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共江苏省委也已明确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江苏是一个经济体量大、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的省份,绿色发展任重而道远,打好“三个攻坚战”,需要全省人民同心协力,奋发作为,当然离不开妇女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女性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必将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力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个人的小美、自然的大美,直至清洁世界的环境美,无时无刻不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点滴汇聚就是力量。110日,省委书记娄勤俭考察调研我校膜科学技术研究所,对我校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实践给予充分肯定,我校正按照娄书记的要求,结合江北新区的发展,构建绿色工业与智能控制平台,希望形成创新集聚、产业集聚和人才培养集聚的三大效应,以科技、人才助推化学工业的绿色发展。希望以此平台为载体吸引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巾帼们,以科技为引领,聚焦节能环保,关注生态文明,为努力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而努力工作!

窦道龙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就加强我省作物病虫害防控公益化提出建议。

我国农业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1%人口的奇迹,粮食实现了十二连增,蔬菜果树等园艺作物产量接近世界一半,农业的成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的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农药与化肥的过量施用问题突出,由此引发了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业部号召各地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农业工作重点。

我省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省,也是经济与农业科技强省,有必要也有能力以农药合理使用为抓手落实“六个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农药零增长方面引领全国发展。为此,建议:

1.转变观念。农作物高产稳产一直是农业管理者与经营者的主要目标,但已经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对于各级政府的农业管理者尤为重要。

2.尽快完善国家农业保险政策。农业保险是发达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我国虽然对此早已出台了多种政策与措施,但实际上覆盖面小保险水平低。只有让农业生产者面对病虫草等生物灾害“心里有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药过度依赖问题。各级政府的重视、参与和投入是农业保险的先决条件。

3.大力扶持植物保护专业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主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第一,病虫草的监测预报和精确诊断,为农药的精准使用奠定基础;第二,推行物理和生物等预防措施,在全省范围内降低有害生物基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有害生物发生;第三,加强航空植保等技术措施,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4.系统扶持轮作休耕和绿肥种植。以政府主导,专家参与,专业公司执行等形式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轮作休耕,倡导绿肥种植。

作物病虫害是种植业的永恒话题,其防控也是系统性问题,在一家一户分散防控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作物病虫害防控公益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朱晓东委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要以更为科学的精神面对环保上的难题。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江苏“六个高质量发展”包括“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应有更大的勇气布置决策,率先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局面。事实表明“263专项行动”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非常有利有效的重要举措与途径,是江苏省的创新举措。

钟名湖委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就创新发展旅游产业、助推建设美丽江苏提出建议。

吴政隆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我省过去五年的不凡成绩后,指出了“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短板和突出问题,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繁重”等问题,同时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六个显著提升”中就有“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要使江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定位,新布局,吹响了建成“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号角。

推动绿色发展,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要做的事很多,我今天要讲的是创新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无烟工业”,由于其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产业链长,用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选项之一。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超8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规模占GDP份额达5.7%,就业人数454.5万,但与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其经济贡献度与就业人数还不够。同期的瑞士,旅游业成为其第三大支柱产业,创造了10%的就业机会。与兄弟省市比,我省在这方面的创新发展还有差距。为此,提出创新发展我省旅游业的“特、长、续、化”四字建议:

特:景区、环境有特色,服务有特点,充分展现“渔歌唱晚,小桥流水”水乡特色,山、水、花、草、建筑美,四季美的景色;提供适合老幼残孕等人群的个性化服务。

长:延伸产业链,通过旅游+关联产业,实现商业、制造业、交通物流业、宾馆服务业多业共荣;构建景区串,市内、省内、国内按不同主题成串。

续:可持续,政府主导顶层规划,强调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强化市场监督与行会自律。景区免票是一种选择。

化:文化,要“用好用活历史文化,打造江苏文化标识,讲好江苏故事”。有一批爱岗敬业、深耕江苏文化、能讲好“万里长江横穿东西,千年运河纵贯南北”故事的旅游人才队伍,形成一群爱江苏、诚实守信的群体。

张炳委员(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就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促进美丽江苏和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江苏省过去五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高度一致。特别是PM2.5持续下降、空气质量和水环境持续改善,并且这种改善让老百姓切实有感。但是江苏经济体量大、能源消耗大、开发强度大,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环境压力一直较大,与长三角其他省市的环境质量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重点污染源数量居全国前列。随着越来越繁重的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任务,现有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无法充分满足繁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甚至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关键短板。为此,建议:

1.结合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完善环境监管体制。明确省以下环境保护机构的权责、确定督察局执法权,强化议事协调机制。形成条块结合、权责明确、保障有力、权威高效的环保监管新体制。

2.完善与美丽江苏建设相匹配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总结以往环保督察经验、结合污染源普查,明确美丽江苏建设的生态环境监管重点和需求,配套相应的人员编制、执法车辆;加强仪器设备投入、落实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督察人员的能力培训,保证监测、监察和执法质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

3.建立以排污许可监管为核心的固定源生态环境监管平台。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线建设、监督性监测等环境信息和数据,建立环保大数据平台,集成环保大数据,优化环境监测和督察任务调度,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效率。

4.加大生态环境违法处罚力度。结合《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规的修订,进一步明确并加大生态环境违法处罚力度,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打击环境犯罪行为。公开环保失信企业,利用环境经济政策和公众舆论,对其实行联合惩戒。

毕军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就转型升级,分类分级全过程防控环境风险提出建议。

当前,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以及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严峻复杂的环境风险形势已成为江苏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行的环境管理体系侧重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缺乏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挑战。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风险隐患,亟待构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全国环境风险管控的示范与排头兵。为此,建议:

1.以绿色发展为引领,通过转型升级,在源头系统性削减环境风险,实现环境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开展全省综合的、系统的区域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与排序,建立针对不同风险的区域环境风险管理优先级清单,确保有限资源投入下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基于环境风险评估与排序的结果,并结合风险控制成本和效益、风险控制技术可行性以及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针对需优先管理的环境风险制定区域环境风险削减目标。

4.以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和“优先管理”为战略原则,制定江苏省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逐步推进全省分级分类和全过程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葛明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江苏是人才大省,如何在人才建设上实现示范作用,需要在建设目标上进一步探索和明晰。比如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方面还有大量工作可做,能否出台国际高端人才集聚的江苏人才策略,以及特色鲜明与地方结合的人才策略。

建议:1.国际高端人才集聚要和省内著名高校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的“双一流”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一举两得。还要与科研、产业的布点结合,重点建设瞄准国际前沿,立足国内领先学科和人才平台。2.南京、苏州、无锡、徐州都有相当多的著名高校和特色高校,要结合城市和高校发展,更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并吸引特色人才。

王修信委员(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在发言中提出三点建议:1.水利与环境问题。洪涝已经对南京市重大工程的推进产生了负面影响,应加快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同时将防洪排涝工程与环境景观带建设结合起来。2.江苏河网湖泊密布,要加快景观河海湖岸的岸线退让、景观建设与保护等工作的推进。3.江苏境内断头河的治理,要寻找治本的方法,水利与环保部门应在治理上形成合力。

孙书存委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水生态、水环境治理是江苏环境治理的一个关键,水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牵涉到水体、湿地、陆地等。我们现在的管理涉及水利、环保、林业等多部门,希望创新协同管理机制,成立或者由一个部门直接牵头,整合好各方资源,负责具体实施。

易中懿委员(省农科院院长)在发言中建议:1.允许高校院所利用现有的土地建设用于引进人才的专家公寓。2.推进中小学教育均等化,如果暂时做不到,在高校院所周边重点建设一批中小学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3.开放江苏科研课题开放度,组织国际国内优秀专家团队参与解决江苏问题,这也是人才柔性引领。4.整合人才项目,把时间还给科研人员。5.对接产业,确定不同区域优势产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引进针对性。6.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引进人才平台,定期发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