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教育大省,教育,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牵挂着省政协委员们的心。
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民盟江苏省委的委员们提交了多个提案关注热点教育问题,聚焦早教难、入园入学难等多个百姓关心的问题。
》》托幼难!建议建立社区托幼专项基金
江苏人口老龄化严重,受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高龄生育等因素影响,江苏在二孩放开后的生育率并没有显著回升。而延迟退休、高昂的保姆费、儿童早期发展认知的提高等环境又增强了公众对托儿公共服务需求,使江苏育儿公共支持体系的短板进一步凸显。
委员们建议,积极发展公办型、普惠型托幼机构,着力发展质优价廉、中低收入家庭负、担得起的公共托幼服务。支持并鼓励社区托幼机构发展,探索建立社区托幼专项基金,提供场地,开办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的日间托儿所,解决家庭的实际需要。
同时,鼓励企业规范办学,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女职工集中的企业按规定办托儿所。制定3岁以下托幼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并建立监督机制。制定出台《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工作规程》,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日常监管和年审,建立信誉评估体系。
》》建设教师公寓或提供公租房配额
据委员们调研,江苏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再生的速度,赶不上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区域面积扩大的速度,原本得到缓解的“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又“重现江湖”。
“这一是因为学校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及时落实到位;二是缺少保障优秀师资顺利流动的配套措施;三是师资紧缺助推师资流向城市高地;四是名校工程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对此,委员们建议,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学校用地,纳入城镇规划并严格实施,确保学校建设用地。针对高房价导致的师资队伍不稳定,建议建校时同步建设一定数量的教师公寓,或者为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提供较为充裕的公租房配额。
同时,农村的闲置校舍可作为村庄的公益用房;闲置师资可作为农村儿童校外辅导站师资、村民学校师资。
》》加大开放,引进世界名校在江苏办学
江苏是高校大省,委员们认为江苏省在与国际名校、国内名校的合作办学和促进省内高校之间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建议加大开放力度。
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引进世界名校在江苏办学,总结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联合研究生院的办学经验,引进世界级的“双一流”高校合作办学或独立办学。
进一步引进国内名校进江苏办学。建议各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内名校进江苏办学;建议有条件、有计划的开放本、硕、博三级办学层次,并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探索独立办学模式,给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
建议允许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校间合理柔性流动,允许学生跨专业、跨校选课,实现成绩互认、学分互认,带动学科进步。
委员们还建议,以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等为基石,联合区域内涉农院校,打造江苏农业发展高校联盟,探索共建区域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姚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