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二届四次会议 / 联组会议
发布日期:2021-01-28 09:24 来源: 本站原创

  1月27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社科组,农业和农村组,新闻出版、体育、福利保障组,民族、宗教组,特邀三组委员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主题进行讨论。副省长赵世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王荣平主持会议。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物资储备局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并互动交流。

  徐茂、谢士灵、肖洋、陈兵、梅耀林、朱正、赵涵、李龙根、范泽锋、邹小波、时勇、冯旭松、董涛等13名委员先后发言。

  徐茂委员(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就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当前我省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网络设施规划、建设、服务等尚无统一的标准,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程参差不齐,数据共享共用程度较低。二是关键设施装备与核心技术仍然匮乏,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三是公共服务资源在向农村地区下沉延伸的过程中单一化服务现象明显,平台服务内容直接面向农民的较少。四是数字乡村治理网络整合难度大。为此建议:

  一、统筹推进战略实施。省委网信办牵头发挥协调作用,统筹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成立领导小组与工作专班,将数字乡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二、吸纳多元社会投入。积极争取中央资金及加大省市县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地方利用专项债券发行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形成投融资新机制新模式,补足补齐数字乡村发展短板。充分发挥我省“强政府+强市场”的叠加优势,扶持和引导农业主体、社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与战略联盟,加快推进信息感知、数据处理、智能控制、智慧决策等环节智能装备软硬件创新研发。

  三、积极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探索在乡村各领域的应用场景。依托政务云平台,推进乡村数据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各行业领域数据互联互通,在乡村数字基建、智慧农业赋能、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乡村数字治理、信息技术惠农便民等方面,开展特色化、个性化的乡村大数据建设试点示范。从土地出让金用于乡村振兴资金中专门安排部分资金,每年开展一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探索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发展政策体系,探索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建立灵敏高效的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

  四、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作为长期性重点任务考核指标纳入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并持续对市县党委政府进行考核。积极开展全省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发展评价体系。同时,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数字乡村人才培训,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与学习制度,为数字乡村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土专家”“田秀才”。

  谢士灵委员(省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江苏运通律师事务所主任)就我省农村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马庄村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加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目前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悬殊很大,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村落等,也存在很大悬殊;二是由于各地文化及人文风情不一,大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理解不一,很难做到求同;三是各地所实施的政策措施乃至政府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对加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四点建议:

  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让农村农民富起来,让农民真正成为我国《劳动法》调整适应范围的劳动者,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文化化人是根本路径。要注重教育、理解、遵守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和温良恭俭让,让农民返朴持俭,民德归厚,涵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健康力量。

  三、在农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让农民知法守法,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如此形成道德和法律俱备。

  四、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教育、医疗资源投入。切实缩小城乡差别,把现代城市的一些功能向农村延伸,最终实现城乡一体。

  肖洋委员(河海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就乡村振兴中的水问题提出建议:

  江苏农业是灌溉农业、水利农业,“鱼米之乡”依靠水利保障,水在我省乡村振兴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之一。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水系在水灾害、水环境和水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外来物种水花生、水葫芦等在乡村河道内快速繁殖,导致乡村河道排水和防洪能力下降,并形成水污染。河塘淤塞萎缩较为普遍,河道水系连通性较差。同时,乡村农田排涝能力的提高,增大了同行降雨条件下的防洪压力。二是农村排放随意性和广泛性导致污染治理难度极大,污染源头涉及面广、成因复杂。三是乡村中小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水治理管护主体不落实、机制尚不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多措并举,增强乡村河道防洪能力。对水花生、水葫芦等采用物理(打捞)、生物(生物天敌、抗性作物)综合措施进行灭杀,或将其加工为饲料,发展循环经济。针对不同作物的耐水性,适度加高、加固田埂,提高农田蓄水能力,从源头减少、延缓排入河道的水量,降低河道防洪压力。通过打通断头河、新建连通通道等方式,逐步恢复河流、湖泊、湿地等水体的连通性。

  二、多点管控,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等措施,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从源头控制污染物入河。建立农田-沟-塘控制排水与面源污染物拦蓄机制,通过多重拦蓄初期降雨产生的面源污染物,并研发农田初期排水和沟塘泥回用技术,加工回用。

  三、多方协同,完善乡村水系管理体制。推动河长制延伸进村、入组,推进农村沟塘水系管理河长制全覆盖。全面摸清乡村河湖家底,加强农村河湖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一河一档”,编制“一河一策”。强化落户村镇企业和作坊的排污管控,建立标准和台账管理,定时和随机抽查结合,严格奖惩机制。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承担辖区内沟塘治理的落实和督查,负责河湖日常巡查、水面和堤岸保洁等工作。

  陈兵委员(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就加速双向流通,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随着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逐年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日渐活跃,消费活力正在加速释放,一些阻碍农村消费扩容提质的短板也随之暴露,为此建议:

  一、推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扶持我省大型骨干流通企业下沉农村市场,通过“增加连锁网点数量、提供线上下单集中配送、开展品质下乡行”等形式,将流通网络延伸到农村乡镇。引导大型电商平台在农村增加服务站点,尽早实现“村村通”,政府部门以财政补贴形式,引导农村现有商业网点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大型骨干流通企业的供应链优势,在满足农村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相应增加美容化妆、数码3C及家电等享受型消费的商品种类,并提高国货潮牌、海外进口等中高端升级商品的供应比例,鼓励引导农民扩大汽车、家电等方面的消费,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同样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把关商品质量安全,提高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大消费纠纷处理力度。

  二、推动农产品供应链转型升级。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有效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按照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整套农事生产管理标准,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由政府部门牵头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便于大众传播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在超市设立销售专区、在电商平台打造品牌馆等形式,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让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千家万户。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信息追溯能力,实现农产品从种养、加工、流通到消费终端全链条追溯,切实守护消费者“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食品安全。

  梅耀林委员(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就贯彻落实“两争一前列”,高水平推进“十四五”江苏乡村建设行动提出建议:

  “十四五”期间江苏乡村建设应该在现有较好的基础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从乡村建设的第一阶段,率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过渡。提出五点建议:

  一、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分类分批有序推进。现阶段江苏的城镇化水平为72%,距离相对稳定阶段仍有一个过程,农业人口还将从乡村向城镇流动,“十四五”期间的乡村建设需要分类有重点、分批有节奏地推进。分类有重点,是指乡村建设行动不应平均用力,应把有限资源投入到群众意愿足、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庄,对于未来可能衰亡的村庄,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即可;分批有节奏,是指在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还是要将资源优先投向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最大的村庄和小城镇,有步骤、分阶段推动乡村建设发展。

  二、推动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片”,建设江苏“魅力风景线”。“十四五”乡村建设应落实美丽江苏建设要求,着力彰显“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可将沿江沿河沿湖沿海等“四沿”区域作为建设重点,并推动从单个点的建设向“串点连线成片”建设转变,从村庄建设向城、镇、村相互促进转变。将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农房改善项目等建设工作,与小城镇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好农村路”、文化和乡村旅游线路培育等联动推进,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魅力风景线”。可深入挖掘彰显地域传统文化,构筑“文化之线”;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构筑“民生之线”;可大力培育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构筑“新经济线”。最终放大乡村建设综合叠加效应,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江苏特色“魅力风景线”。

  三、以农房工作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农房是基本民生,也是农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体现。“十四五”乡村建设应以农房工作为重要抓手,在苏北地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文件,鼓励苏中、苏南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

  四、引导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主体的参与需要政策的支持,建议进一步出台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的机制,细化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村、农业、农民的共赢机制,吸引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发展、运营,把企业的优势资源和乡村的优质资源精准结合,带动乡村振兴。

  五、建立健全围绕“法”和“人”的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制定《乡村建设法》,建立与城乡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建设管理法规体系。健全基层乡村建设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及从业素质。

  朱正委员(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委书记)就加强农村技术人才培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近年来,全省上下以优化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为牵引,以强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特别是能工巧匠型技艺技能类人才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传统工艺乡土人才和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技艺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

  一、强化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工艺二代”“文创类人才”“产业规划类人才”等紧缺性人才培育力度。建立“工艺二代”个人成长档案,鼓励支持高等院校、职业(技工)院校围绕乡村振兴开设产业规划设计、文创研发等特色专业和学科,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延伸服务链。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设立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公共实训基地等,鼓励技能技术类人才通过弹性学制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拓宽人才评价通道,加快推进文创产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推出更多符合产业发展和人才急需的职称评价标准。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乡土人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加大知识产权申报确认、交易转化、法律援助等方面服务,切实维护乡土人才合法权益,增强江苏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人才鼓励激励。通过开展技能大赛、集中展示和先进评选等方式,加大优秀乡土人才的宣传、表彰、奖励力度,提高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探索跨区域联合举办乡土技艺展示及产品推广会等活动,优先推荐具备管理才能的技艺技能类人才进入乡村两级班子,让他们成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故土的领路人。

  赵涵委员(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就加强我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传承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境内约有430个物种16.8万个种质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工作,建立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64个,保存各类种质资源6.2万份。然而也存在基因资源丢失严重、保护能力不足、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机制不健全及“保用脱节”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地方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保护。在全省乡村全面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对发现的优异地方种质资源,要想方设法加以收集保护。在实施大规模土地治理、农民搬迁和规模种植的前期认证时,组织专家对相关区域进行前置种质资源调查,抢救性保护地方资源。

  二是加快种质资源基因库和信息库建设。立足于长三角区域龙头和50年不落后的建设目标,新建具备综合保藏能力的中长期种质资源基因库,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综合保存农作物、果树和畜禽等农业种质。建立以种质资源基因库为核心的全省农业种质资源综合保护体系,建成“实物保存”“图像保存”和“数字保存”的多维保存系统,承担全省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任务,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积极支持种质资源发掘利用技术创新全链条研究。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对种质资源繁殖、评价,优良基因挖掘等公益性工作,重点开展江苏农业发展急需种质资源育种应用和特异性状精准鉴定。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开展种源“卡脖子”生物技术的上中下游联合攻关,鼓励优异特色基因资源进行国际专利申请和保护,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奖励机制、权益分配等方面支持种质资源主动服务产业发展,严格保护推动种业发展重要种质资源的知识产权。

  四是建立完善我省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共享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为目的,以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以特色资源的系统整合、完善、提高为原则,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特点和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建成具有可扩展、可配置的新型农业种质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系统。

  李龙根委员(泰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地方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就推进农村公路、公交综合建设提出建议: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立足发挥好交通先行职能,对“十四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打通农村公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农村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从全省情况看,目前仍有不少行政村只有1条双车道四级公路,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公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临河、陡坡、急弯路段隐患较大。建议从省级层面强化统筹,继续保持“十三五”期间的奖补政策力度不动摇,推动到“十四五”末,实现全省自然村通达等级公路,把我省打造成全国农村公路“进村入户”示范省。

  二、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公路管养机构不够健全,在严格控制新增机构和人员的大背景下,“县、乡两级管理机构通过定编定岗、核定工作经费,确保管养机构正常运行”的规定很难实施到位。建议借鉴四川等省的做法,设置乡镇交通站,在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统筹县、乡两级农路管养机构编制,辅以相应聘用人员,以稳定农路管养队伍。

  三、打造现代化农村客货运服务体系。从省级层面出台财政奖补政策,设立农村物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物流站场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农村物流网点统一标识化以及农村物流运营政策性亏损补助。同时,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保障农村物流用地,用地价格参照工业用地执行。

  四、以“四好农村路”为纽带打造高颜值乡村。借鉴“五项行动”经验做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模式,依据“四好农村路”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确奖补范围、奖补标准等内容,每年考核评比一批“美丽农路”,通过持续几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独特地域文化、自然风光,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标杆性“美丽农路”,形成“美丽农路”集群,充分展示我省现代化的美丽乡村风貌。

  范泽锋委员(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结合我多年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感悟和农村发展现状,我认为乡村振兴,必须是全面振兴,为此建议:

  一、以深度融合为手段,促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有推广和消费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激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通过发掘整理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一村(镇)一品”乡风文明特色村活动,以特色活动为抓手,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发具有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做到村村都有“一个乡风品牌、一句村庄宣传语、一首村歌、一个村庄故事、一台乡村节目”,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三、以环境整治为契机,打造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环境保护,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尤其是要控制好农村的面源污染,做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秸秆禁燃、村容村貌的塑造等工作,抓住全省开展乡村环境整治的契机,提出统一规划,加大整治投入,明确整治目标,做好环保宣传,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四、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推动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对生产和需求造成冲击的同时,农村电商却在蓬勃兴起,要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邹小波委员(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就加大中央厨房相关产业的投入与建设提出建议:

  中央厨房作为一种新的业态,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可有效克服餐饮业卫生状况差、人工费高、原材料成本高、出餐效率低等产业瓶颈问题。作为新兴业态,中央厨房处于其发展的初期,发展程度和规范化水平参差不齐,形态各异。主要问题有:中央厨房先进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一方面加大了初期建设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进口装备都是针对西式菜肴开发,存在与中式菜肴加工不配套的问题。而国产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功能单一,大都为半机械半人工的形式。中央厨房各台设备之间的系统配套性差,导致目前建设的大多数中央厨房像一个放大的后厨,难以真正发挥中央厨房的优势。为此建议:

  一、加大中央厨房设备科技攻关。研发高性能的中式中央厨房装备,解决中央厨房高损耗、高污染、安全隐患严重、品质低、效率低及智能化程度低等卡脖子问题。开发安全营养、清洁减排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中式中央厨房配餐食品的自动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餐标准化生产。

  二、引导建立中央厨房产业链。针对农业合作社,引导建立农产品的中央厨房预处理中心,建立“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厂+连锁专卖店”“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厂+社区网点”“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厂+零售商”的模式,并借力“互联网+”实现经营模式转变。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提高产地农民收入。针对集团配餐公司,引导“团膳企业+终端客户”模式,借力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促进学生等国民营养与健康,确保食品安全。针对餐饮连锁企业,引导建立“中央厨房+连锁门店”,减少成本、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引导建立健康餐饮模式。迟早研究相关准入机制和法律规范,引导中央厨房产业加强自身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安全健康管理能力,强化供应链可追溯,引导消费者实现从“买便宜”到“买信任”转变。

  时勇委员(中共涟水县委书记)就推动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建议:

  如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解决相对贫困”基础上,推进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

  一是优先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根本之策。就涟水而言,近年来聚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培植了优质食味稻米、青芦笋、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农业生产低、小、散的格局没有彻底打破,“小生产”与“大市场”深度衔接仍不够,特别是目前在发展创意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方面土地制约问题还比较明显。建议省级层面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整合,加大农业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扶优扶强区域品牌,加速推进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是加紧完善和优化政策体系。上级政策对于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目前尽管各地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但小康之后的现实状况和基础条件不一样,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距离也不一样。建议省级层面能按照不同类型设立“相对的”乡村振兴任务目标,采用差别化方法,“一县一策”分类确定需要取消、接续、完善和强化的原扶贫政策,促进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政策转变,完善和优化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使原有政策力度不减、时效不断、范围更广。

  三是着力培育和倡导文明新风。没有文明的乡风,就没有乡村真正的振兴。随着农房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完善治理体系、建设文明乡风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既有破旧习惯的要求,也有解新矛盾的任务。建议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基层组织建设、文明乡风体系构建等方面出台制度性文件,为基层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化风成俗提供政策支撑。

  四是持续提升和均衡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的“显示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乡统筹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片区内镇街与其他地区“不平衡”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建议省级层面设立专项资金,由集中解决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转向注重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协调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交通运输、农田水利、教育医疗、电商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为完善产业链、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保障。

  五是高度重视和培养乡村人才。“人”的问题是全面小康建设、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建议加大基层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力度,定期开展订单培训、分类培训,并邀请专家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引导专业人才和青年队伍进农村、干农业。同时,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推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在非换届年进入镇街领导班子,面向村“两委”成员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培育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冯旭松委员(省环保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就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提出建议:

  加快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是我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实践创新“两山理论”的积极探索,更是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和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载体。由于农村生态环境历史欠账较多,加之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治理覆盖面不足、农户参与度不高,长效运行管护机制不健全、监测监控能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发挥效益,建设和运维资金筹措难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各级党委要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整合财政、农业、水利、环保、住建、卫生等多方面涉农环保资金和资源,统一调配、形成合力,确保治理工作高效推进。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坚持统筹规划、系统治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指标体系,扎实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将生态保护纳入农业生产全过程,统筹考虑农村发展现状、村庄分布、历史文化和旅游发展等因素, 坚持城乡一体编制规划。突出地域特色,立足乡村特点,着力打造具有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特征的美丽乡村。

  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美丽乡村根基。结合农村实际,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和村沟河塘协同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制订设施建设运维标准规范,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筑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一体化社会化治理示范。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成立江苏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联盟,开展先进实用的农村污染治理装备研发和技术储备,加快推进农村环保科研成果转化,集成、筛选一批农村环境治理实用技术,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构建全省农村环境治理设施“投、建、管、运”一体化运营模式。

  五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构建长效建设运营管护机制。在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基础上,统筹各相关涉农部门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的补助资金,探索通过“拨改投”等方式注资国企平台,发挥国有资本撬动效应,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防范风险的原则下,省市县国资联动,组织多渠道项目融资,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完善建设运营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基本利益。同时,统筹建设与管护,重在构建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最新制度成果,完善信息化监测监管平台,聚焦力量破解运维管护难题。

  董涛委员(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就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调研发现,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供给尚不充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的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如火如荼,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助推器、加速器。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普及新技术。在全省城乡基本实现4G、光纤网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频谱资源共享,鼓励运营商在乡村重点区域完善5G、千兆宽带的网络覆盖,加大运用新技术推进水利、电力、公路等传统基建的数字化改造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建议尽快将通信基站、管道、杆线、机房等建设全面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切实推动相关标准落地见效。

  二是加快融合新应用。针对乡村的现实需求和痛点难点,加强5G、物联网、云、VR/AR、无人机、人工智能与农业、教育、医疗、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城市优势资源向乡村流动延伸,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智慧农业、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建设平安乡村、美丽乡村,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社会治理的精细水平。

  三是加快提升新服务。将提升乡村人员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纳入普遍服务,引导和鼓励公益组织、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社会力量,综合利用党员活动中心、电信营业厅、快递服务点等开展常态化、多形式的新基建交流培训;加强 “数字反哺”,推进手机终端、APP等进行“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服务新需求。

  四是加快探索新模式。适应城市消费场景变化,下大力气培育优质电商品牌,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积极探索众筹式、订单式、定制式、共享式等新商业模式,建立健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