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节点,省政协委员立足岗位、深入基层,以精准建言、务实举措投身发展实践,用履职答卷书写委员责任担当。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改善,从生态保护到机制创新,委员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领域,为“十四五”成功收官献计出力,为“十五五”谋篇布局积极建言,积极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离群众有多近,履职根基就有多深。”在江苏,省政协委员们以“微视角”关注“大民生”,用深入群众的履职实践让群众获得感更实在。

省政协委员范泽锋
作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省政协委员、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泽锋特别关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举措新方法。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范泽锋委员发挥自己省陶瓷艺术大师的优势,努力让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在‘十四五’期间,我深感责任重大,积极投身于文化民生与共同富裕的推进工作中,特别是在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我们新建了紫砂非遗类的景观,利用短视频等平台方式的推广,提高了紫砂非遗沉浸式体验旅游的知名度,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乡村振兴。”

产业链的韧性与活力,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政协委员们深耕产业一线,为强化产业链、持续扩大开放贡献智慧。
南通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是全国家纺行业的龙头企业,省政协委员、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家伶发挥自身优势,沿着“一带一路”找市场,帮助广大中小家纺企业抱团出海,“我们正规划建设一座超过30万平米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拓展区域内国际化贸易的范围,同时与一家大型跨国物流机构合作,建设物流云仓和保税仓,实现航空、航海、陆运、跨境仓的整合。我们也在尝试贯通产业链上下游,驱动产业链延伸。总而言之,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积极助力我省经济长期稳定向好。”

“准、深、实、真、严”成为委员们履职的鲜明注脚。从产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城市社区到生态湿地,省政协委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服务发展。省政协委员、江苏茂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刘茂通告诉记者,“我重点关注了知识产权的保障和发展工作,同时也关注了新质生产力,包括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还有进一步保障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和一手的观点、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想点点滴滴的提案,包括社情民意信息,是我们作为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助力‘十四五’相关工作目标实现的一点注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贡献了力量。”

省政协委员刘茂通
“十四五”时期,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省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四个走在前”“四个新”“4+1”“四个着力点”等重大任务,组织开展74项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建议(案)、社情民意信息等500余篇,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380余次。